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博物馆里的文物长毛了? 别怕,是因为它们有点咸!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07:58 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有的文物身上有毛毛,让我给它去毛毛……”这两天,不少网友都一边哼着改词版网络神曲,一边饶有兴致地研究着陕西乾陵博物馆文物“长毛”的事儿。

原来,近日有网友在参观乾陵博物馆时发现,两件陶制人俑的身上竟然长满了毛毛,宛如穿了一件貂皮大衣。这是古老文物变了异?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主任周松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博物馆文物“长毛”是极特殊的个案。

这身毛毛有点咸

从网友发布的照片来看,这两件陶制人像从头到脚都被覆盖了一层“绒毛”,已经无法看到人像原本的表情和造型细节。有网友开玩笑说,“怎么回事?这毛茸茸的样子居然还有点可爱呢!”周松峦主任也看到了这些照片,据他分析,陶器文物一般不太可能长毛,照片里的这种情况应该是文物出现了“盐析”现象。

所谓“盐析”,通俗说就是文物本身含有盐分,当文物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发生明显变化时,文物就可能出现盐析出、表面结晶的现象。

据周松峦介绍,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比如,有的陶器本身并不含盐分,又或者陶器在入馆收藏前进行了脱盐处理,“像湖北省博物馆也有很多陶器在库房存放,只要确保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工作人员经常巡查,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拥有400万粉丝的文博界大V“文物医院”也在网上答疑解惑,称这两件文物应该是“吸收了地下水的可溶性盐”,博物馆展出前又没有经历脱盐处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盐分慢慢从陶器内部析出,引起器物表面结晶。

“文物医院”还建议,虽然“盐析出”是一种病害,但这两件文物身上形成的晶体分布均匀,纤长纯净,是一件少见的“盐害”标本。若能控制好温度、湿度,在确保它们不再加重病害的前提下,倒也可以成为一件难得的特殊展品。

两件文物已经在脱毛

6月16日,乾陵博物馆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馆方已经将这两件“长毛”的展品撤离展厅,并邀请相关专家会诊。专家组认为,陶俑出现此类现象与墓葬埋藏环境有关,初步判定陶俑表面白色绒状物为“可溶盐析出”,“为明确病害原因,专家将进一步进行科学分析检测,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

尽管网友并未过多苛责博物馆方面,但多位文博界大V都在社交平台上提到,“盐析出”现象并非一夜之间出现的,可见博物馆在馆藏文物的实时监测、环境评估、风险管控等方面做得不够。一位网友更是分享了自己3个月前所拍摄的其中一款“长毛”文物的照片,照片显示,3个月前这件文物就出现了结晶现象,“如果博物馆工作人员每日都认真巡查这些文物,怎么会看不到这么明显的问题?”

对此,周松峦表示,每家博物馆对馆内文物定期巡查、动态监测是基本要求。他同时也提到,博物馆方面要加强文物保护力量,让更多专业文物保护人才加入博物馆事业,为文物配备更多“文物医生”。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