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舒平)记者日前从蕲春县文旅局获悉,蕲春艾灸疗法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被国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蕲春县文旅局副局长童刚介绍,蕲春艾灸疗法是以产自蕲春的艾草为灸材,以流传于蕲春地区四百余年的民间灸法为独特技艺的一种外治方法。起源于古蕲州地区,明时在蕲州府辖区之蕲春、蕲水、英山、罗田、广济、黄梅等县广为流传。随着李时珍、韩泰等五位太医的传承传播及《本草纲目》的刊行,明末清初广传至安徽宿松、太湖,江西九江、兴国、湖口,并沿长江水道上传至重庆,下传至江浙等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