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油画作品《红军过雪山》。
赣州市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绘画作品再现了军需处长的故事。
■ 大家要自觉同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显现出强大力量。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打铁必须自身硬,共产党员随时准备自我革命、自我牺牲。
军需处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将他人放在自我之上,才能保全集体。
像无名的军需处长一样,在舍生忘死的长征途中,他们用行动彰显大公无私的作风,用生命践行铁一样的纪律。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军需处长”的故事。红军长征中,这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为了别人能走出雪山,他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山上。
总书记在讲话中8次提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容易”,他强调:“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 长征路上,像“军需处长”一样的人还有许多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像那位军需处长一样的人还有许多。党史专家得出过这样的结论:过雪山草地,牺牲最多的是炊事员、担架员和物资管理员。
长征途中,红三军团一个连队的9名炊事员,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背负着沉重的炊具前进,由于体力不支,爬雪山时牺牲了2名,过草地时牺牲了7名。到达陕北后,只剩下司务长谢方祠一个人背着连队的大铜锅。
四川南江人杜文凯,1933年5月参加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她在世时总是给儿女们讲述她和战友翻越党岭山的故事。
党岭山海拔5000多米,是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山上终年积雪,风暴、雪崩不断,在附近老百姓心目中,党岭山就像一道噬人生命的鬼门关。
当时杜文凯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负责运送部队的口粮,团里每个人要背20斤的粮食翻越雪山,杜文凯个子小,背了15斤。由于山顶空气稀薄缺氧,呼吸困难,背着粮食行进更是艰难,她们就把粮食分开背,来回接连翻了四次雪山,才把粮食全部背过去。
冻死、饿死的战友非常多。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动过自己背上的一粒粮食。
一天,在爬雪山的过程中,走在杜文凯前面的炊事员突然倒下了,长眠在了雪山上。炊事员牺牲的时候,大锅仍背在背上,身旁还有一些麦子饼。“那位炊事员是在饥寒中死去的呀!长征路途遥远,搞点粮食非常艰难。可这些麦子饼他却舍不得吃,想省下来给战斗部队的同志们吃。”杜文凯晚年每每回忆起这个故事,都泪流满面。
进入雪山后,杜文凯和战友们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夜好觉,每夜都有同志因冻、饿、病、累而站不起来。每当晨曦初露,大家准备继续行进时,第一件事便是向那些已经长眠在征途上的同志挥泪告别……
■ 铁打的纪律造就铁打的队伍
倒在长征路上的战士中,很多连姓名、坟茔都不曾留下。但正是他们赋予了长征直指人心的力量,他们“播种”的革命火种燃烧成炽热的火焰,激励着他们的战友最终翻过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迎接胜利的到来。
像无名的军需处长一样,在舍生忘死的长征途中,他们用行动彰显大公无私的作风,用生命践行铁一样的纪律。“后勤管家”彭显伦,长征中负责红军的后勤工作,翻山越岭中优先保护部队紧缺的物资,即使长征胜利后,他依然克勤克俭,一件衣服“夏天把棉花掏出来,变为夏装;冬天塞进棉花,又成冬衣”。
“开路先锋”李聚奎,长征时带领前锋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80岁生日那天写下“纵然给我更大的权力,我也决不以权谋私;纵然给我更多的金钱,我也决不丢掉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80岁,我也决不止步不前”的誓言。可以说,那场舍生忘死的远征,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主义激情、英雄主义气概、艰苦奋斗传统,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长征路上的“军需处长”故事,震撼至深,被写进了小说,改编成戏剧。今年5月,国家京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推出“红心永向党”国家京剧院现代戏展演,集中展示多部红色经典剧目,其中京剧《红军故事》的第三个故事,就是“军需处长”。
“打铁人”要成为“铁打的人”。新长征路上,我们需要更多像军需处长那样的人。
长江日报记者张珺
管物资的军需处长
首先想着别人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四川宝兴县的夹金山,红军翻越雪山时留下的歌谣还在回荡,军需处长的故事也永远流传……
1935年6月,红军克服千难万险,用了大约3天时间,翻越夹金山。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军需处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指挥员把马让给重伤号,他边走边检视前后的队伍,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因冻饿而亡的老兵。老兵倚靠一棵枯树坐着,身上落满了雪,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之间,烟火早被风雪打灭。他微微前倾着身子,似在向战友借火,那单薄破旧的军衣紧紧裹在他瘦弱的躯体上。
指挥员脸上瞬间布满阴云,厉声吼道:“快把军需处长给我找来,他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这个兵没领到御寒衣?我要罢军需处长的官,他不配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四周无人回应,也无人走开。警卫员俯在将军耳畔悄声说:“首长,这位冻僵的,就是军需处长……整个队伍缺的,只有他那一套棉服……”
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眼里涌满泪水,立即脱帽致敬,周围所有人也一样,面对这尊低矮却无比高大的“雪雕”,一只只右手五指并拢,举向帽檐,表示深切哀悼、由衷敬意!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军需处长,他的身体已被冻僵,但信念却在战士们的身体里沸腾!
面对生死抉择,这位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大风大浪、大是大非的考验,见证政治觉悟的可贵。正所谓“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有觉悟、不断提升觉悟,一个人才能“是其所应是、非其所应非、为其所应为”。
觉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能自然而然始终保鲜,必须在党性修养和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提高,在工作实践和斗争磨砺中不断坚定。提升觉悟,靠的是提升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加强党性修养,注重提升觉悟,需要耐心与恒心,是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
(资料来源:新华社、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
统筹:刘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