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8日09:43 来源: 湖北日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董振华

□ 董振华

《诗经》有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作为一个古老的词汇,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中点,是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千百年来的夙愿

中国自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历程。先是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创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先后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又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党的十三大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在世纪之交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第一个10年中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清晰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夙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我国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今天,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正向高收入国家稳步迈进。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跃升上,更体现在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国梦,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在全国上下、国内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精神旗帜。

意味着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理想和愿望,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共享和追求共同富裕为己任,一直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上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198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也体现在覆盖的地域是全面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全部被攻克,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减贫规模看,我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从减贫速度看,我国仅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这一伟大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味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既立足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也适应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无论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宏伟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或者阶段性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造福全体中国人民,而且对促进地区繁荣、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充分说明人类的现代化道路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从现代化道路的生成规律来看,虽然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谋求现代化的征程中存在着共性的一面,但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存在着诸多差异,从而在道路选择上也必定存在诸多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机遇不是坐享其成,挑战也不会在等待中就无影无踪,要想抓住和用好机遇,就要准备迎接和战胜挑战。为此,我们要在打基础、利长远的问题上,通过创新发展,改革开放,努力补齐短板,不断修炼内功,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撸起袖子加油干,化危为机,化险为夷,转压力为动力,变不利为有利,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推动“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驶向光辉的彼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中点,是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说明人类的现代化道路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