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榜单不能对畸形饭圈文化推波助澜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2日08:24 来源: 法治日报——法制网

□ 热点聚焦

□ 马 谓

近日,微博发布公告称,为倡导粉丝理智追星,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决定下线“明星势力榜”。至此,诞生7年之久的“明星势力榜”淡出公众视野。

微博这番举动,让人们不禁将其与时下官方对饭圈的治理联系起来。其实,下线“明星势力榜”无论是微博方面的主动作为也好,还是被动应对监管也罢,以“明星势力榜”为代表的产品形态,的确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粉丝经济快速兴起。微博作为一家用户体量庞大的互联网公司,也很早捕捉到了这一趋势的变化,早在2014年就推出“明星势力榜”。由于榜单在形式上可以直观地体现出一个明星艺人的人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明星艺人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加之公开的分数和排名也方便各家粉丝进行比较,于是,其很快得到了娱乐圈和粉丝们的追捧以及资本的关注。而这种高关注度、强互动性、自带话题的产品设计,也为微博带来了可观的商业回报。

客观来讲,为了让榜单更为全面地体现明星艺人的影响力,微博也多次对榜单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但纵观其规则的优化和调整历程,这些榜单能否真正体现出明星艺人们的客观影响力要打个问号,但对饭圈非理性文化的形成,倒是起到了推波助澜、推涛作浪的作用。

由于各类榜单所反映的明星艺人人气情况,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商业价值,于是,除了一些明星艺人为榜单的座次绞尽脑汁,粉丝们也纷纷加入进来,陷入对榜单、热搜话题的疯狂追逐中,甚至还就此衍生出了一条数据造假的黑灰色产业链。2018年,某艺人一条宣传歌曲MV的微博,在很短时间里转发量即超过一亿次。如此夸张的数据当时就引起了公众的质疑。事后,随着警方介入调查,“星援”App浮出水面,最终该软件开发者因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一审获刑五年。这起事件也从侧面有力印证了数据狂欢背后造假现象的存在。

然而,一个“星援”倒了下去,但仍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们,通过各种寄生于此的机构和各种隐秘的渠道为自己的偶像“打投”刷人气,非理性应援、刷榜等问题愈演愈烈。至此,所谓的榜单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出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反倒与健康的星粉互动生态越发偏离。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流量明星屡屡被曝出丑闻,有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但仍有一些粉丝在网上“奔走呼号”、语出惊人,让舆论生态变得乌烟瘴气。除了各类榜单外,一些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也将艺人能否出圈,同粉丝集资打榜关联起来,它们都在向粉丝灌输这样一个逻辑:艺人能否出位、明星能否登上榜首,不仅需要粉丝进行感情的投注,还需要实实在在的金钱支出和精力投入。

如此操作思路,也令人颇为慨叹。在商业社会,企业在自己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中植入自己的商业逻辑、融入自己的盈利诉求,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面对纷繁复杂,甚至已有些失控的饭圈,我们还是要思考,企业在推出各类娱乐榜单、打造各种节目时,是否也应在谋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去关注下其对整个文化生态和社会风气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说这些产品在其初期或许承载着正向引导娱乐圈的愿景,那么时至今日,其在规则设计中表现出的对数据的追逐、对流量的盲从、对资本的俯首称臣,都让饭圈文化越发走向畸形。

娱乐榜单不能对畸形饭圈文化推波助澜,甚至助纣为虐。对于这些引领饭圈文化风向的平台,监管部门已经出手干预。今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的2021年“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就督促网站平台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优化榜单规则、完善粉丝群圈管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的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也要求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加强对粉丝群体正向引导。当然,饭圈乃至娱乐圈的一些顽疾,也不是一个“明星势力榜”、一个偶像养成类节目就可以促成的,但通过监管强有力的矫正,企业的整改,还是能够为塑造新的娱乐生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

【责任编辑:袁君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