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今非昔比,乡愁不再愁,这本书写出了新时代乡村的美丽蝶变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7日20:47 来源: 大武汉客户端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7日讯(记者周璐 通讯员陈婉清)9月15日,“《美丽乡愁·2015/2021》出版暨作家驻村采风座谈会”在湖北襄阳举行,邱华栋、彭学明、刘醒龙、於可训、刘益善、汪政、马步升、冯艺、陆春祥等来自北京、江苏、湖南、甘肃、陕西等地的30余位省内外知名作家,围绕乡愁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研讨会现场。记者周璐 摄

刘醒龙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2014年芳草杂志社启动《美丽乡愁》创作编写工作,已有7年时间,“我们每年会在全国范围邀请20位知名作家,聚焦以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湖北省团风县黄湖移民新村、黄陂区姚家山村、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等为代表的当下国内偏远农村,创作散文、报告文学等并结集出版。”截至目前,《美丽乡愁》系列丛书已出版六部,参与作家共计121人,作品143篇,为全国各地百余个有特色的村庄留下文学记录,展现了民俗风物,抒发了乡情乡愁。

据悉,将于年底出版的《美丽乡愁2020》汇集了刘醒龙、罗布次仁、龙仁青、石华鹏、杨献平、赵燕飞、王兴程等省内外18位知名作家的作品。作家们在对它们饱含深情的乡村书写中,唤醒了沉潜的情怀,把对中国乡村的关注、探索,置于广阔的城市化背景下,重视对美丽乡村的发现、体验和书写;将文学之笔根植在乡村大地上,让文学成为时代和人民的回音壁。

时代在变,乡愁的底色也在变

谈及乡愁的内涵,嘉宾一致认为,现在的乡愁应该是乡情、乡音。“每年我都要回老家三四次,我发现如今的乡村,并不是过去作家笔下描写的乡村。”曾创作长篇纪实散文《娘》的知名作家、文学批评家彭学明表示,某些中国乡村书写,呈现的是现代工业文明对乡村的破坏,但实际上,“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我们的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乡愁更多的不是哀伤的,而是幸福快乐美丽的。”

文学评论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於可训,分享了回老家的亲身经历,“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回乡扫墓,村子里有停车场,有一年我们数了一下,光宝马车就有8台。”於可训说,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大趋势,不可逆转,无法阻挡,也没必要阻挡,作家的写作应该深入到乡村,客观地看待中国社会发展。

学者马步升说:乡村道路的修建和普及,使得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通达每一个乡村的每家每户,现代通信工具,又让每一个乡村的每个人,与城镇居民一样,在同一时间同享外界信息。“时代在变,乡愁的底色也在变,脱贫攻坚的时代战略,拉近了城镇与乡村的财富距离,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人文成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城镇化为乡村振兴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乡村振兴为城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对《美丽乡愁》系列丛书给予极高的评价,“文学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刘醒龙主编《美丽乡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他认为,这部丛书体现了对生态文学和自然文学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他还表示,作家们要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特别是对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书写上,要做深入地挖掘。”

研讨会后,作家们前往樊城区张岗村、金牛村等村落进行采风活动。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