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课余生活 快乐加倍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14: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身轻如燕,吴家山第四小学小海星轮滑队在训练

一窍难得,粮道街中学学生在学习表演魔术

激情澎湃,丁字桥小学学生在跳啦啦操

神形兼备,武昌区育红小学小戏迷在排练楚剧

朝气蓬勃,新河街学校的舞龙少年

英姿飒爽,红领巾学校阳光小区的学生表演《红色娘子军》

彩旗飘飘,光谷八小的学生排练旗舞

自然洒脱,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足球队在训练

扫码看视频

9月22日下午5:10,粮道街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沈焱轩开心地跑到魔术社团,准备学习新的魔术手法。他说,这个学期,学校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开了很多社团,他一直喜欢魔术,看到有这个社团就赶紧加入了,“现在社团课是一周一次,老师说今后可能会增加为一周两次。现在我已经学了一些简单魔术,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当然,前提是我在课后服务的自习课上效率很高,能完成大量作业,得到了爸妈的支持。”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在武汉中小学,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体现在社团上,则是时长更长,项目更多,覆盖面更广,除了群众基础广泛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啦啦操、书法、美术、舞蹈等常规社团外,更多小众社团如轮滑、击剑、旗舞、刀舞、舞龙、汉剧等,开始成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常客。

武汉多所小学校长介绍,目前他们开展的是“1+x”模式的课后延时服务,下午国家课程结束后,会安排一节自习课和一节社团活动。“我们周一到周四的服务时间里,一、二、三年级学生有“跳房子”“踢毽子”“跳短绳”活动,四、五、六年级学生有“猜字谜”“成语接龙”“跳长绳”“啦啦操”等活动,主要由我们自己的老师负责;周五下午4:30-5:30开设29门素质拓展类社团课程,则大多请专业人士指导。”武汉市武昌区育红小学副校长胡晓静说。武昌区新河街学校校长祝正洲说,该校舞龙社团2020年9月起就有了,“双减”后,其活动时长由原来的一周40分钟延长到了90分钟,孩子们很开心。

在初中,随着双减的深入落实,学生作业量减少,自习课效率提升,用于社团活动的时间也变多了。在武汉市光谷左岭一初,全校约1/3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体艺社团,羽毛球项目更意外迎来爆满——学校设想大概三四十人报名,结果统计时报了60多个,第一次开课时来了100多人。“第一节自习课,我会抓紧完成大部分作业,第二节我选了羽毛球,蛮好玩的,还能锻炼身体。”该校705班学生李紫琳说,爸妈也很赞成她的选择,说劳逸结合才能学好玩好。

□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宋枕涛 黄士峰 刘中灿 肖颢 邹斌 王永胜

□文/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张裕

【责任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