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打造山水共融城市——《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07:10 来源: 湖北日报

昔日被建筑物盖住的襄水逐渐露出真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襄水沿线部分节点风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江伟兵 何丽 曾忠保

“水兴则城兴。”襄阳因襄水而兴。

《汉书·地理志》记载:“因位襄水之阳,故名。”先有襄水,后有襄阳。

古时,襄水为汉江支流。明清以来,襄水逐渐干涸,一度沦为排水沟。2014年,襄阳市启动“汉江—南渠—护城河”三水连通工程,并于2015年完工通水,虽有所改善,仍难尽人意。

“项目建成后,将绘就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生态襄水文化长卷。”9月24日,站在风林古渡,展望3天后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正式启动,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明星略显激动。

清淤流浚:重塑防洪功能

“8月份下大雨时,最高水位接近岸线。”虽然已经过去一个月,但顺着胡明星的手指方向,仍能清晰看到襄水檀溪段涨水痕迹。“河道淤积,管网不畅,只要一下雨,襄水沿线容易被淹。”他说。

襄水作为汉江支流,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承担起襄阳的防洪功能。然而,伴随着城市发展、居民聚集,原襄水河道的防洪排水能力大不如前。

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张力介绍,因城市发展,襄水岸线、滩地以及周边部分塘堰被挤占、侵占,过洪断面缩窄,威胁到城市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襄水整治,提升蓄排水能力、提高防洪标准必须放在第一位。”

《方案》显示,襄水流域根据地形地势,按照“等高截流,分区排水”的原则,分为襄水自流片区、琵琶山泵站排水片区、陵园泵站排水片区、102泵站排水片区、岘山泵站排水片区5个片区,洪水来临时可通过襄水和护城河流入汉江。其中,自流片区将对襄水支流入口进行疏通改造,改善主、支流的水系连通,增强支流水系排水能力。

同时,本次工程也将把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其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渗、滞、蓄、净、用、排”功能,发挥沟渠、坑塘、湿地和河流等“海绵”作用,减轻襄水的防洪压力。

文史钩沉:二十八景一线串

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源远流长。

可真走到马跃檀溪遗址,现状着实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大失所望——荒草丛中,静卧一块巨石,20米外襄水流过,深不足0.2米,宽不足3米。这处地方早已失去“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对岸”的历史风采。

襄水沿线,历史文化丰富,摩崖石刻、马跃檀溪遗址、李曾伯纪功铭、观音阁等历史遗迹、自然景观汇聚于此,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交织碰撞。

将散落的历史文化碎片串联起来——全长15公里的襄水景观带上,将打造出襄水源景区、鸭湖景区、檀溪景区、岘首山景区、凤林古渡景区五大景区,共28处景点,讲好不同主题的襄阳故事。其中襄水源景区突出古道文化,鸭湖景区突出魏晋文化,檀溪景区突出军事文化,岘首山景区突出诗词文化,凤林古渡景区突出驿道文化。

将襄水历史文化资源与岘山、唐城、三线建设等文旅资源相结合——根据《方案》,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将襄水和岘山生态环境连接形成一体,以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为目标,连通全城生态系统,营造多样化生态环境,建设“会呼吸”的河道。

在此基础上,襄水沿岸还将运用“互联网+”、5G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园林化管理系统。未来,襄水将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统筹考虑地方生态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更新,形成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和谐共生:推进山水城共融

根据《方案》,襄水沿线第二个景区,名叫鸭湖景区。

说是“湖”,现在只能算是一口“塘”。“建楼、修路所致,湖面面积不断缩小,现在的鸭湖只剩下这一片了。”张腾说,“我们计划把它打造成一块自然湿地,做到山水城共融。”

《方案》显示,整个襄水沿线将建设无障碍生态绿道,运用生态理论种植樱桃树、柿子、杨梅、悬钩子等本土化浆果植物,合理搭配灌丛、草地比例和种类,使襄水畔成为适合鸟类生存的场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以五大景区为例,襄水源景区主打生态陂塘风貌,以蓼汀桃岸为主题,打造生态陂塘、绿岛湿地;鸭湖景区主打湖泊湿地风貌,以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为特色,营造枫叶荻花、烟雨苍茫的湿地风光;檀溪景区主打水岸花甸风貌,以水生、沼生植物为主,营造古时襄水“三月绿草齐,花树绕大堤”的秀美景色;岘首山景区主打唐韵风雅风貌,打造岘首春日、花韵烟楼、芳草萋萋、雪半山寺等景点;凤林古渡景区主打江口湿地风貌区,襄水西侧补植季相变化明显的春秋两季植物,江边绿地保留大片密林,引入水系,形成湿地绿岛,打造江滩湿地风貌。

根据《方案》,襄水还将衔接环岘山绿道、滨水绿地、滨河步道,将沿河慢行系统与城市绿道相结合,实现绿道全线贯通,形成有机整体,并引进亲水活动、儿童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健身活动、休闲观光活动等,成为集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展览、服务和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河滨生态走廊。

依山而行,傍城而过,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襄水文化长卷已然打开。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