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重返侏罗纪丨3D扫描打印技术“复活”禄丰恐龙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7日21:07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恐龙化石科考中,现场作业的除了科考工作人员,还有对恐龙化石进行实时数字扫描的工作人员。通过实时数字扫描,我们得到了一只数据准确的3D禄丰龙,并且将它打印了出来。

随着头骨部分的打印完成,对于本次发掘的禄丰龙头骨化石的3D打印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云南增材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 冯强:数字扫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真实还原所有的细节。大家看到的这个骨头,它上面坑坑洼洼的这些东西都是化石成化以后,它在自然过程当中形成的一些纹理和肌理。

这是国内首次对恐龙化石进行3D扫描打印。工作人员将可移动扫描仪器带到挖掘现场,对已挖掘出化石部分进行扫描数据处理。因为挖掘中的恐龙化石还存在着部分化石缺失的情况,所以工作人员还对多只已挖掘出的同一属种的恐龙化石进行扫描,用来修复挖掘恐龙化石缺失的部分骨骼数据。

云南增材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任 冯强:它是一个数字化的一个过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数据保存的这个过程,并且它的真实还原度是100%还原的。

这次挖掘的禄丰龙有接近300块大小形态不一的骨骼,化石体积较大,总体积近30立方米,总重量达到3000~5000公斤。

3D打印完成后,除了可以更为直观地通过打印品了解恐龙样态之外,科学家们也可以从准确数据中获取更多讯息,做相关研究。

3D打印禄丰恐龙进入生物多样性大会展厅

除了仍然留在科考现场的报道团队,我们的另一路记者提前离开了云南禄丰,目的地是设在昆明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大会会场。11日大会就要开幕了,现在筹备工作如何,在提前探馆的同时,我们的记者还带去了一件展品。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即将召开,这次大会的会场设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除了开幕式厅、分论坛以及会议区。会展中心的5号馆,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进行了展出。

总台央视记者 朱慧容: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展厅内部,展厅一开始的地方就有这样的设计,能猜到这是什么吗?像不像朵朵祥云?祥云在七彩光的照耀下,是的,这里就是七彩云南。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展厅里将云南美景以各种方式展现给大家。

总台央视记者 朱慧容:云南的美景不仅能够看,还能够亲自来体验。这个设备它其实是一个数字魔环交互体验系统,现在我们按它说的,把手放在这里,我们抓取一下我们想了解的北热带,这里就会出现很多云南的植物。

总台央视记者 朱慧容:这里是云南的垂直植被带示意图,我们在这里移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海拔下藏着哪些植物。

这些动物、植物,共同组成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它们绚丽多彩、姿态万千。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吴学灿:种子形态多样性也是和环境相适应的结果,这个大豆角,它实际上也是个种子,在热带雨林里面。

云南植物物种总数19365种,占全国的55.2%;脊椎动物物种总数2273种,占全国的52.2%;虽然在展厅里不能把整个云南的生物都看个遍,但确实可以了解不少。

总台央视记者 朱慧容: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可不仅仅是为了逛馆这么简单,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辆车里装着一件新展品,它就是出现在我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返侏罗纪》特别报道节目中,在云南禄丰被发现的恐龙化石标本。工作人员对这只恐龙露出地面的骨骼化石进行3D扫描,同时又收集同一属种的各种恐龙化石数据,对它进行数据修复,最后打印出来,这样就有了这只3D打印出的恐龙化石标本。

数据精准还原,逼真程度究竟如何,您可以到现场一睹真容。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吴学灿:用现代的技术来展示我们原来的恐龙的形态,实际上是我们先进制造业在我们古生物研究上或者古生物展示上,做了很多的工作。

这只恐龙所在的展位叫作“远古的奥秘”,禄丰恐龙代表了距今约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而展位上还有些比它年纪更大的“同伴”,这枚云南头虫的化石诞生于距今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

早在远古时代,这片土地就得天独厚。今天的我们接过生命的接力棒时,除了敬畏,还有珍惜。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吴学灿:这个是野外调查,根据野外场景画的一些手稿,您看这个是对植物形态的勾勒。大家特别值得看的是这个1958年云南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58年9月写的建议,10月就批复了,说明我们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保护的意识。

在离开之前,沈院长还让我在这棵大树上贴上一片树叶。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吴学灿:我们最后会做统计有多少嘉宾贴上树叶,我们以后种多少树,也是响应大会的主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把树留在了云南,沈院长还送给了我一个礼物,所有来到这里的嘉宾都可以带一张云南动植物的图片。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吴学灿:这是塔黄,这种植物也是生存在极端环境下的一种植物,你看到都是石头,但是它生命力非常顽强,它是生存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植物。

【责任编辑:袁君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