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建设区域创新中心 宜昌突出“三区一地”战略引领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0日15:12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余翔)10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推进襄阳、宜昌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就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目标定位、创新体系、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近期工作进展情况作介绍。

在目标定位上,着重突出“三区一地”战略引领。“三区”,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化工创新升级示范区、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创新应用样板区、“宜荆荆恩”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引领区。“一地”,即:全省“南部列阵”产业创新策源地。确保“十四五”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从2020年的7.4%提高到14%以上,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2.36%提高到3.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5.2%提高到22%,形成辐射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确保到2035年,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

在创新体系上,着重强化“由点及面”系统支撑。围绕“六个一”,构架多层次、全覆盖创新体系。“一室”,即湖北三峡实验室。定位绿色化工,以磷石膏综合利用、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等为研究方向,建成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于一体的创新高地。“一区”,即宜昌高新区。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推进高新区与自贸片区联动发展,提升开放创新水平。“一圈”,即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充分发挥三峡大学、710研究所等优势,积极布局创新创业谷、科技创新街区、科创产业综合体,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体系。“一城”,即宜昌科教城。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创新型企业,在科教城建设“飞地”研究院、研究生院、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一体”,即市域创新联合体。支持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省级高新区,实现主城区与县市区联动创新。“一廊”,即 “宜荆荆恩”科创走廊。组建科创联盟,搭建共享服务平台,推进跨区域创新链融合、产业链融通。

在工作重点上,着重实施“四个聚焦”攻坚措施。一是聚焦产业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围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服务新供给。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省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十四五”末,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从2020年的385家提高到600家。三是聚焦创新主体活力,打造企业成长新梯队。力争“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翻一番,分别达到1200家、2000家。四是聚焦创新要素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高标准打造“三峡人才城”,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宜昌中心、企业技术(专家)需求“揭榜挂帅”信息平台。建设“宜昌创新大脑”,加强数据开放共享与价值挖掘。

在保障措施上,着重配套“人有我优”激励政策。出台科创中心建设《若干措施》和“人才新政”两个配套文件,形成“1+2”政策体系,拿出“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创新、吸引人才聚集。今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将达到160%以上。

马泽江表示,在省科技厅的悉心指导下,宜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推进,实现良好开局。一是区域创新合作破题开篇。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创新联盟,建立协同发展机制。牵头组织全省2021年科普大赛“宜荆荆恩”片区赛,谋划举办中国创新创业挑战赛“宜荆荆恩”片区赛。启动“宜荆荆恩科创走廊” “环三峡大学科创生态圈”规划编制。二是湖北三峡实验室实质运行。基础架构已经搭建,核心团队和专职研究人员均已到位,设立了1000万元的开放基金和创新基金,启动了一批科研技术攻关。三是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初见成效。18个园区平台类、14个科技产业类和13个技术攻关类项目加快推进,安琪酵母、兴发集团、宜昌人福共投入近20亿元,建设生物、有机硅新材料、国际药物3个技术研发中心。近期,还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入库建设。下一步,宜昌将围绕全省科技创新总体布局,按照任务清单,抓责任落实、抓项目推进,确保在“科技强省”建设中展现宜昌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