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虚拟孪生机场”将同步交付——鄂州花湖机场全程运用“数字造”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4日08:5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陈会君 夏中华

阅读提要

作为当前湖北省“头号工程”,中国首座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在万众期待中朝年底校飞目标冲刺。

从4年前的一片荒芜,到如今轮廓初现,近百家参建单位会师,累计2万余人奋战。

鲜为人知的是,与花湖机场同步建设的,还有另一座“虚拟孪生机场”。到项目竣工时,两座机场将一起交付。

BIM设计涵盖3行业近30专业

在整个花湖机场建设进程,“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个高频词,这是一项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工具。

走进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心大厅,来自各施工单位的数百位技术人员坐在电脑前做同一件事——BIM设计,高峰时达500人。“BIM运用是花湖机场跑道建设的特点和难点。”西跑道承建方民航建工项目工程师唐春照说。

中建三局空管塔台项目总工舒红斌体会更深,由于进场较早,加之数字建模涉及多个专业,所以他经历了“艰难磨合”。

去年疫情期间,舒红斌和BIM软件提供方线上讨论,一开始争执激烈,怎么都谈不拢。后来才弄清,双方对“检验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一致,造成前期“各说各话”。

这只是专业磨合的一例。BIM设计涵盖民航、房建、市政3个行业近30个专业,其中有多少“碰撞”可想而知。然而,比专业磨合更难的,是流程打通。

花湖机场项目是全国首个应用BIM模型进行全过程质量验评和计量计价的项目,并首次打通了“建模”“按模施工”“按模质量验评”“按模计量支付”的路径。

每进一步都在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说:“深度运用BIM技术参与工程建设,花湖机场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已步入‘深水区’、甚至是‘无人区’。”

近亿个构件将在机场建成时“合模”

既然难,为何坚决推行BIM技术?

据了解,鄂州花湖机场是中国民航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和住建部建筑信息化改革试点项目,涵盖智慧、绿色、平安、人文等方面。

建设“智慧机场”,BIM技术正是重要抓手。因此,花湖机场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就对施工单位设置技术门槛,BIM也在其中。

工程建设前,参建方通过BIM将所有构件的外形、尺寸、材质等信息,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数据,利用虚拟建造技术在计算机中预演施工过程。

“每一个构件都有编码,近亿个构件将在机场建成时‘合模’,一个与实体机场完全对应的虚拟孪生机场随之诞生。”鄂州机场BIM咨询单位中国电建贵阳院技术负责人李希龙说。

自2017年12月动工以来,全国近三分之二的BIM专业人才陆续集聚花湖机场。设计单位包括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咨询单位是中国电建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10多位院士参与指导,300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参与论证,可谓智慧机场“数字造”的大练兵。

“机场建设现已实施大数据仿真、智能跑道、碳中和机场和少人机坪等15项创新项目,其中10项为地区、行业或全国首次应用,已参与制定3项民航标准,并申报专利、著作权60余项。”物流机场公司董事长陈国华说。

施工单位交出“零返工”成绩单

有了BIM设计,所有施工设备进场后,都将安装数字化监控前端装置,施工全程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后台随时可查,并生成数字化施工报告。目前,花湖机场已生成施工报告2279份。

磨刀不误砍柴工。运用BIM技术的好处在后期逐渐显现。

由于精细算量,用多少材料全凭数字说话,节省了大量成本;同时,施工有模型指导,大大避免了错、漏、碰、缺等问题,促进智慧决策,提升施工质量,保障工程进度。

“过去二维设计,不同施工单位的交叉部分根本看不到,而三维设计则清清楚楚,可及时修改,避免返工或重复施工。”物流机场公司信息技术部主管潘乐说,施工单位目前都交出了“零返工”的成绩单。

BIM技术的好处还体现在由内到外的运营维护上。从机场跑道到排水沟,从大型建筑到钢筋建模,从复杂网线到照明灯具,从建筑幕墙到室内装修……一目了然。

借助物联网技术,场道下已铺设了5万多个光纤传感器,随时可感知跑道健康状况和飞机运行轨迹。“前期建模为后期运维提供了仿真底盘。”李希龙说。

采访中,一些技术人员已开始畅想花湖机场的未来:旅客行李自助托运,机场跑道哪里有异物或开裂,甚至设备零件掉落,都能自动报警,节省检修等运营成本。

【责任编辑:袁君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