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百年初心奋斗者|王曙群:从工人到匠人,守初心筑“天宫”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12:19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0月25日报道:他是我国唯一的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载人航天工程总装领域杰出的技能领军人物。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他还带领团队参与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的巡视探测及首次月球土壤采样返回任务。

他是王曙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0多年来,他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

精益求精的大工匠

1989年,刚毕业的王曙群满怀期待来到149厂上班,被分配从事工装磨具装配和维修的工作。1996年,王曙群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又以曾获得中级工考试第二名的成绩破格进入高级工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就此加入了中国载人航天研制、生产的战队,开始了他将要为之奋斗终生的对接机构装调之路。

对接机构如今大名鼎鼎,那时候却没几个人知道。曾以为两三年时间就能装调出合格产品,现实却无比“骨感”。研制生产工作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1998年,对接机构进入了初样产品研制阶段,由于很多工作都是首次,很多问题的出现也是措手不及,有的甚至无解。在航天系统中,一旦遇到问题就要进行“归零”。

虽然困难重重,王曙群从未停止努力。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测试,待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3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他总是带领团队每次连续工作37小时,每到半夜瞌睡袭来时,他们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就这样,31套单机他们连续做了31次的37个小时的试验。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首次完成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然而,在天宫一号发射前,对接机构在进行最后一项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发生了无法解锁分离的问题。一时间,技术人员无法判定问题的症结,现场顿时陷入了迷茫,原本轻松的氛围再一次凝固了起来。

如果问题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不仅会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影响到天宫一号的飞行计划。面对一个个故障树和故障预案,技术人员始终无法明确问题的根本所在。此时,有人提到,可以让王曙群来分析下,看看是否能找到没有想到的因素。

王曙群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了试验现场。通过系统分析后,他沉着地列出了所有故障可能性,逐一分析、排除,很快将问题定位在某装置中的一根传动轴上,判定该轴已经断裂,且是由于试验设备过载造成。后来,经过试验现象的复现证实了事故原因正是如此。在顺利排除故障后,各项试验一切正常,天宫一号发射如期而至。

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对接机构经历了12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5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于王曙群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给出了“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的高度评价。

2021年,我国正式拉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大幕。自4月以来,我国已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建设任务的5次发射,其中包括被称之为“太空母港”的天和核心舱,“太空快递小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以及安排两批6名航天员“出差”的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

在一次次“太空之吻”的背后,八院研制的对接机构已经凭借其可靠稳定的优越性能,已经迈入了产品化的进程,逐步从“个性化定制”到“组批生产”,为实现“一年造多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了满足飞行任务需求,王曙群团队每年要生产5-6套对接机构,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存量。

在生产过程中,以往是“一边研制一边总装”的递进式生产模式。如今在149厂内,总装、测试、试验任务交织在一起,团队通过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对接机构产品通用的方案将部组件产品化、通用化。如此一来,团队便可以提前统筹型号的生产、总装、测试及试验任务,从短期规划扩展到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产品全周期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产品规范化生产和“特需”产品差异化投产,使得单套对接机构交付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不仅专注于眼前的每一项工作,对于一线产业工人的未来,王曙群也看得长远。他认为,随着科技进步,航天产品的发展趋向于小型化、高集成。按照目前传统的手工模式,技能相对比较单一。王曙群表示:“我们虽然是一线的产业工人,但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事实上我感觉,现在我们的知识结构在快速折旧,技能可能也在快速归零,怎样跟上型号任务的需求,跟上时代的脚步,实际上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比较严峻的挑战。”

严慈并济的大家长

对接机构总装组副组长夏巧伟是王曙群的徒弟。聊起“老王”对同事们的关心,他回忆道:“19年我们由于型号任务的需要,一下招了10个新员工。这两年大家也知道疫情比较严重,去年这些新员工都没能回家过年,其实越到年底的时候,年轻人脸上的焦虑表情还是比较明显的。”王曙群注意到大家的心情后,和每一位都进行了单独沟通,给每个人都亲手写了家书,拍了很多工作照片,寄回给这批年轻员工的父母,表达厂里的关心和报平安。“他是我们大家长的同时,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的一颗定心丸。”夏巧伟动情地说。

在另一位徒弟赵杰眼中,他与“老王”十多年的相处可谓“亦师亦父”,而且是“从严父变成慈父的过程。”刚进入149厂时,赵杰就感受到王曙群在工作管理上的严格要求。“比如说,他比较强调工作习惯。就像以前,对工作台面的整理,还有工具的摆放,是非常严格的。”赵杰说,那时候自己刚开始学习技术,产品又属于精密装配,“装完之后可能工作台摆放比较凌乱,我们本人也没当回事。”但王曙群发现徒弟们没有整理工作台就下班回家时,甚至会打电话让大家回到现场进行教育。赵杰感言,当时自己心里也会感到不满,“这么小的事情,还一定要把我们叫回来。”可后来,他却领悟到了师父的用心。“你的工作台面摆放整齐,也是劳动成果的一种展示。生产过程也要体现出装备产品的‘高精密’来。”

“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王曙群深知团队力量建设的重要,作为一线班组,发展、培养、聚焦稳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才是解决“木桶”现象的根本所在。

通过探索实践,王曙群总结提炼出基于精准对接、筑梦空间的“五零三化”的卓越质量管理模式,以“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为核心思想,构建了“两长九大员”的管理体制,采用了信号负责制与专业划分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实现生产操作“零差错”、测试数据“零疑问”、质量问题“零容忍”、在轨运行“零缺陷”的质量要求。王曙群所在班组也因此获得2018年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一线班组。

如今,王曙群为团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班组现有成员30名,近年来通过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岗位能力互学培训模式,实现了在岗10年以上的组员均取得技师职业资质,班组实现技师比例达到50%的目标,双师(技师、工程师)比例达到17%的技能型班组。

近三年来,王曙群所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25名技师、67名高级工。同时,其工作室辐射了航天复杂结构件数控精密加工工作室、航天钣金精确制造工作室、宇航阀门工作室等,培养出了“全国技能能手”何启超、“全国团十八大代表”舒辉、“95后数控国手”郑敬伟等一批技能人才。未来,他们都将有望成为八院工匠、航天工匠、上海工匠。他们将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佼佼者、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