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非遗产品走俏海外 广西侗乡残疾人巧手编绘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9日19:0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非遗产品走俏海外 广西侗乡残疾人巧手编绘新生活

中新网柳州1月29日电 题:非遗产品走俏海外 广西侗乡残疾人巧手编绘新生活

作者 龙土有  林馨

春节临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仍是一派繁忙景象。在这个就业基地,许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模式融入城镇生活的贫困残疾人不仅用竹子编织梦想,还用画笔描绘希望。失去右臂的吴校元单手拿起画笔,打形、上色、勾线……经他之手,盛装的侗族同胞手拉手,欢快跳着芦笙踩堂舞的景象跃然纸上。

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江侗族农民画题材鲜明,造型夸张多变,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吴校元因与侗族农民画结缘重获新生,并在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实现了人生价值。

2012年,吴校元右手被机器搅断,从此失去工作能力,妻子抛下他和儿女一走了之。一年前,吴校元进入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参加培训并学会了绘画。“通过侗族农民画自立自强,让我重新找到人生的乐趣和方向。”吴校元对现有生活感到满足。

来自广西与贵州两省(区)交界大山深处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吴德辉没想到,他能够在家门口成为一名“上班族”,亲手编织的藤椅还出口欧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吴德辉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侗族人,因右腿残疾,找工作时曾处处碰壁。他告诉记者说:“以前住在山里,腿脚不便,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工作,只能在家务农勉强维持生活。”

粤桂协作改变了吴德辉的人生。一年前,他从祖祖辈辈居住的穷乡僻壤搬迁到距离三江县城不远的南站社区。作为广西第三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成立有残疾人集中就业扶贫基地,吴德辉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编织藤椅技艺。

“刚开始一天只能编织一两个藤椅坐板,现在一天可以编织十几个,每个月收入有两三千元。”腿脚不便的吴德辉编织藤椅几乎一气呵成,他双手不停地来回交叉,还一边和记者聊天。随着技能不断提升,他已经从一名普通工人“晋级”成为岗位主管。

吴德辉所在的南站社区,搬迁入住民众4606户20162人,全社区有残疾人口1155人。2020年,对口帮扶三江的广东吴川市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建设集培训、安置、就业为一体的粤桂协作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依托当地侗族文化产业特色,选定侗画和竹编作为主要产品,帮助吴德辉们搬得出来,留得下来。

分管对口三江侗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吴川市副市长李晓军介绍,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设置有办公区、绘画区、竹编区、康复理疗区等多功能区域,“既能传承竹编、侗族农民画等非遗技艺,又能带动残疾人发展指尖上的经济。”

“经过粤桂协作牵线搭桥,广东给基地提供竹编原材料和订单,三江负责技术生产,产品完成后发往广东,出口至欧洲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年均产值400多万元。”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车间主任莫素六说,春节前夕,就业基地订单量暴增,较平日上浮60%。

目前,该车间与56名侗、苗、瑶、壮等少数民族贫困残疾人签订集中就业协议,并辐射带动超过100名残疾人居家就业,帮助残疾贫困户月平均增收800元。2021年,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荣获第二批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称号,成为广西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产业基地。

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是粤桂协作成果缩影之一。在中国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形势下发起的粤桂协作行动中,广东吴川和广西三江在资金、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合作,先后实施15个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江川”品牌帮扶项目,受益贫困人口超过3万人。

李晓军于2021年7月受派赴三江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进一步增强两地沟通对接和统筹谋划,协同开创东西部协作工作新局面。“我们将三江生态资源优势与广东的资金、人才、产业等优势结合,双方互补合作,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三江侗族自治县县长陈震说。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