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既有文化道德的理想主义,也有严刑峻法的现实主义”,荀子不想成为“可爱”之人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2日07:59 来源: 大武汉客户端

《治国平天下:王蒙读荀子》 王蒙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治平”者,治国平天下也。

“我个人,长期缺少对于荀子的认真关注与足够重视,近四年来,我读荀思荀,发挥荀,极有兴趣,痛感需要看重,再看重,多多看重荀子。”

王蒙用上面这句话,给自己的新书《治国平天下:王蒙读荀子》自序结尾,也是总结了自己对荀子的认识过程。

王蒙出版了自己读老庄孔孟列的系列著作之后,把目光投向荀子;他并非思想史或哲学史学者,他品读荀子,也与学者不同,“要的就是老王的那点灵气,那点经历,那点沉浮,那点切骨的感受与独有的体会,那点言之成理、思之成精的新发现”。

战国时代的阴柔与荀子的“双标”

王蒙读荀子的这本书,分为原文、转述(不是翻译)、感悟三部分,并在各章节前附简要评介。这种写法,不利于整体把握荀子的思想,但是对读者很友好,利于进入,利于拾取有意思的片段。

比如,记者在这本书的中间读到一条,“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王蒙转述曰:如今俗世上的一些不走正道的君民,乡间的轻薄男子,个个都是美丽妖冶、奇装异服、女里女气,举止容色模拟女性的。已婚妇人愿意有这样的丈夫,未婚女孩愿意有这样的未婚夫,甚至女性们愿意与之私奔。然而,一般君王以有这样的臣子为丢脸,一般父亲以有这样的儿子为丢人,哥哥会因为有这样的弟弟而羞愧,一般人以有这样的朋友为丢脸。一旦这些人因故被管理机关拘捕,再在刑场上受死,一个个为自己的下场呼天抢地,悔不当初。

原来,那些阴柔俊美的小鲜肉,在战国时代就开始活跃了,这不能不让人莞尔。

如果说,这只是《荀子》透露出的战国时代生活史小细节,那么还有严肃的大关节。

王蒙点出,荀子缺少包容与学术民主观念,而且“双标”。荀子讲了一些要有所包容的主张,可以容愚众、容小人、容卑俗、容浅陋,却不能容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学派。甚至在儒家内部,他也非常居高临下地嘲笑“贱儒”,点名孔子的弟子子张、子夏、子游等人,“似不怀好意,似有个人情绪,似有一笔抹杀之势”。

“双标”的原因在于,那些被他批判的人,是他的竞争对手,“要仁爱团结礼敬辞让的是民人,最多是贤人,是荀况的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得民心、得天下;另一方面要非异端,排谬论,撂倒对立面,这正是荀卿这种人士的处世方略”。

如果王蒙的见解深度止于此,那也就不像王蒙了。事实上,他从中看出了更深的一层:“荀子猛批墨子的狭隘、过度与呆木,荀子也极度轻蔑公孙龙等人的概念与逻辑推导质疑游戏,恰恰从中可以看出,墨子的许多适宜于较低生产力水平的政策设计如薄葬、废乐等等,与公孙龙的思维训练曾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影响。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士人对于被后世所称道的百家争鸣局面的负面感受。就是说百家争鸣、学术昌明的另一面是哗众取宠、巧言兜售、天下大乱、莫衷一是。国家不幸可能诗家幸,也可能是学家幸;而双百方针真正做起来,却并不轻松。”

孔孟老庄荀墨,追求亲民明德的思想是一致的

事实上,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有点尴尬的。王蒙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荀子曾经与孟子齐名。前者主张性恶,后者主张性善。当然,孟子衔居亚圣,荀子在后世的影响比不上人家,这与时间的先后次序有关,也与性恶说在中国不占上风有关。”

恐怕还不光是这个原因。荀子作为孔孟之后的儒家第三号人物,居然有两个最出名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儒家成色。所以,对荀子的研究是到了清代以后才多起来,而对他最严厉的批评也是来自晚清谭嗣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

考虑到谭嗣同面对的山河破碎、中华文化面临空前危机,他的批评可以理解。王蒙也认为,孔孟荀子包括老子这些人“都有一种理念主义,有一种一巧胜百拙的追求,有一种一字一言一个概念包治天下百病的幻想。这可能与他们为帝王师的追求有关,帝王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的是简约迅捷的速效法门”。

另一方面,那一套君子型精英型理论,“确实动人感人,人们对于太平盛世、对于天下归仁的幻想,永远存在,对于统治权力的不够满意,对于统治权力的理想性期待,经常共存。对于盛世、仁政、王道的心愿从不磨灭,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政治祈祷词。……孔孟老庄荀墨,虽然主张有别,但是追求高尚,追求正道,追求利他及利人与利己的结合,得民心与得天道的结合,追求修身心而利天下,追求亲民明德,追求长治久安,长享太平,则是一致的”。

比起孔孟,荀子“接地气多一些,高大浪漫的调门降了一些”,他既有文化道德的理想主义,也有严刑峻法的现实主义。王蒙写道:“以礼经国,以乐辅礼、助礼、饰礼,以圣贤制礼乐,以德为政,以仁厚服人取天下,以严刑峻法保持威慑,以战车军备御敌,以圣贤伟士人才自强,这是荀子之道的全面性、复合性与整体性。”

荀子不怎么可爱,但是值得佩服

《荀子》第一篇就是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王蒙对此感悟,荀子对人的改造本性与重塑原生性,与生而孝悌,长而不犯上作乱,与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说法拉开了距离,有某种压力与强迫感。

王蒙对荀子的一些说法是不以为然的。那么王蒙为什么“读荀思荀,发挥荀,极有兴趣,痛感需要看重,再看重,多多看重荀子”呢?

这话绝非空言。《荀子》里面有一章《成相》,全是歌谣,王蒙不厌其烦将其转述为顺口溜和快板书,还兼顾文采与押韵,煞费苦心。

今天,由于互联网的筛选分发机制,人总可以在各自的信息茧房中找到自己的群体;但是在荀子那种时代,要在一群熟人里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真本领。丢开荀子的那些不可爱不得已之处,王蒙看到,荀子有真本领、真懂。

比如荀子谈“礼”,王蒙展开:“礼的首要之点是分别吉凶,这话一看,令人哑然失笑,难道一个人碰到的是吉还是凶,还需要礼的提醒帮助指导吗?……问题在于,不是礼指导人分辨吉凶,而是人把握礼行的吉凶不同含义,不同表现。丧事也体现地位公关实力,也可以极尽哀荣,可以办得风光得意,可以趁机嘚瑟炫富示强,但是这样办丧事只能显露自家的鄙俗丑陋。吉事喜事,也可以办得寒酸,可能碰到亲戚朋友‘挑礼儿’。我在新疆农村就碰到过为儿子办婚事,备受女方父母亲属的挑剔刁难,几个月后男方母亲气成肝癌而去世的。”

王蒙的这些感悟,上下左右,联系到《万历十五年》《红楼梦》《末代皇帝》等名作佳作,联系到自己人生路上的一些经历,读来很有意思。

再比如《荀子》论“臣道”,先是将臣子分为四类:态臣,即作态表态取宠的臣子;篡臣,即计谋取利求权势发展扩张的臣子;功臣,建功立业的臣子;圣臣,即圣贤范式臣子。

王蒙评:“臣子的划分四类,实在精彩。……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四类臣子,有时候并非泾渭分明。”

接下来荀子鼓励提意见:“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王蒙评:“说法相当刺激,因为建立在君王有过失的假设上。”

可是接下来荀子就转弯,“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

王蒙感悟曰:“真有两下子。……正常的君王可能有各种糊涂与小家子气,可能喜阿谀而厌正直,可能视不同意见为敌对,可能喜了亲了小人而疏远了君子,但还都不是那种暴虐之主。遇到暴君,只能适当适应,尽量减削主子过失的恶劣后果,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也不能动辄以极端对极端,动辄搞抬棺上朝。”

接下来荀子的一段论述,被王蒙称为“处世奇术”。“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贤,则案不肖也。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

王蒙的转述和感悟是:“不管是谁,先尊敬一下、一番、一轮再说,这个讲得很实惠。”不懂得尊敬贤良,你就把自己降低到禽兽的水准了;低劣的人你不尊敬,那就是与老虎戏耍开了。

是的,荀子不怎么可爱,估计他自己也不想成为可爱之人;荀子值得佩服,他有他的一套,这一套并没有过时,在两千年之后仍然用得着,联系得上,发人深思。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