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从贫困村到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江夏区科农村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7日19:21 来源: 湖北日报

犁耙水响,田间地头多了劳作的人影。村头新建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正进行着最后的扫尾工程。

4月1日,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村民陈金武,开着新买的小汽车,满面春风地回了家。下得车来,看见前来了解“土憨巴”人工繁育基地建设情况的文德洪,两人热情相拥,热乎劲儿比亲兄弟还亲。

文德洪是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干部,负责局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他曾在科农村驻村帮扶3年多,任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土憨巴”人工繁育基地,是在文德洪直接推动下,引进村的产业项目。

得知文德洪来意,陈金武连忙把一行人引入房前新建的孵化池。只见池中一排排产卵巢里,已布满密密麻麻的鱼卵。

“4月到6月,是土憨巴产卵季节,鱼卵孵化长成2-3公分小苗出售,每条可卖二三块钱。”说起“土憨巴”,陈金武如数家珍。

“土憨巴”,学名“中华沙塘鳢”。长江水系特色鱼类,个小肉多、少刺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

陈金武介绍,武汉市农科院技术人员成功突破“土憨巴”人工繁育技术后,2021年,首次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30万尾,今年将突破60万尾,相比去年翻一番。

梁子湖畔科农村,远近闻名的移民村。过去,由于没有支撑产业,村民守着丰富自然资源受穷。全村有耕地796亩、水面2100亩,土肥水沃,190户679人中,有贫困户24户65人,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2018年7月,文德洪来到科农村驻村帮扶,为村里寻找支柱产业。几经努力,他和驻村工作队将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技术团队引入,建立了“土憨巴”人工繁育基地。

成功繁育出“土憨巴”种苗后,2020年,在专家指导下,科农村在全省率先试验“稻-虾-沙塘鳢”综合种养模式——在虾-稻连作基础上,增加养殖“土憨巴”,形成“一水两用”“一水三收”种养新模式,亩平增收1000元以上。

陈金武第一个“吃螃蟹”。在文德洪引导下,他率先尝试“稻-虾-沙塘鳢”模式,取得成功。他给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一亩田投放3-5公分沙塘鳢苗子300-500尾,亩产30斤左右,收益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

陈金武由村里的游手好闲者,变身致富的“领头羊”——

他领头的武汉德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稻-虾-沙塘鳢”模式150亩。

变化的何止陈金武。村妇女主任刘桂英原在外地打工,现回村养鱼,成为养鱼能手;31岁的王雄威回村养鱼后,作为村后备干部被送去上大学;在外打零工的丁帮国回村后,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学习开农机,又以零利率贷款买了农机,流转了30亩土地搞“虾-稻-鳢沙塘”综合种养。

有了支撑产业,村里在外的青壮年纷纷“回流”。“人无一日闲,地无一寸荒”是现在的科农村的真实写照。目前,科农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村里常驻人口增加到近400人。

“现在,附近农民都说科农村水稻种得好,每到育秧的时候,就有人来买稻种;还说鱼养得好、虾养得大,总有人来学习。今年,沙塘鳢还没有孵化好,预订鱼苗的人就来了。”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冯晨钟说,科农村产业发展上了轨道,村民致富路越来越更宽。今年,村里又与中垦锦绣华农湖北科技公司签订协议,共建“虾稻一号”育种基地。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未来3年,科农村计划发展“稻-虾-沙塘鳢”种养基地500亩,让农民日子越过越好。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林建武 张璐)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