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百年来,共青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抗战英雄、改革先锋、时代模范、有识之士在团旗下成长,扛起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穿越历史长河,齐奏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20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百年团史,是中国青年的成长史,是共青团悉心培育青年的教育史,更是一部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奋斗史。回望百年,我中华之青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每一个勇毅前行的足迹中,都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在琼州大地,琼崖青年饱含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五四”第一烈士郭钦光为理想献身,王文明用鲜血守护琼崖革命火种,媒体楷模甘远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有转身向雨林的鹦哥岭青年,有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驻村干部,还有守卫一方平安的基层民警。
4月24日起,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与共青团海南省委联合推出“百年团史里的海南青年”专栏,书写从1919年至今的海南优秀青年代表,走进风云变幻的百年团史中,一窥琼崖热血青年的青年时代,书写在琼州大地上工作、战斗的优秀青年的感人故事,追寻一束信仰之光。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苏桂除
“红色娘子军是海南这片红色热土上最靓丽的一抹红色。”4月26日,正在为到访红色娘子军成立旧址的一个参观团讲解红色娘子军故事的红色娘子军后人、琼海市阳江镇文化站原站长庞启江说,一群备受压迫的年轻女子,如男子一般拿枪杀敌、投身革命。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应当永远被铭记,要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红色娘子军第一任连长庞琼花的后人庞启江在为到访红色娘子军成立旧址参观团讲述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记者 苏桂除 摄
农村青年妇女积极报名参加红军
走进位于琼海市阳江镇老区村委会内园村的红色娘子军成立旧址,“老区新貌”给人全新的感觉。谁能想到,91年前,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从这里走向世界。
红色娘子军成立旧址展览馆将每一位访客的记忆都拉回到91年前那场硝烟中。
1931年5月1日,中共乐会县委、乐会县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三团在乐四区(今阳江镇)赤赤乡内园村的操场上召开群众大会,庆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成立,特务连的任务是站岗、放哨,看守犯人,必要时配合红军主力作战。
特务连成立的消息传开后,立即有数以百计的青年妇女积极报名参加红军。不久,琼东、乐会、万宁一带革命根据地的妇女更加积极要求上阵杀敌。
1932年春,琼崖对敌斗争形势严峻。为保卫在琼东四区平坦村的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师部机关,驻扎在乐会四区的红三团主力调动。
不出两个月,女子军特务连进行整编,由原来的一个连三个排共100人,新编后为两个连,每连二个排,连干部及旗手、通讯兵等10人,队伍共100多人。连里除了三名从事体力活的男性外,其余均为农村青年妇女。连长为庞琼花(后为冯增敏),指导员为王时香。
红色娘子军第一任连长庞琼花的后人庞启江。记者 苏桂除 摄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海南人民革命的光荣
1933年1月,海南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师长王文宇不幸被捕,娘子军被迫解散,疏散到乡村各地,继续战斗。
期间,先后有八位女子军连干部落入虎穴,并经历五年在琼崖、广东国民感化院的百般折磨、凌辱和引诱。但他们毫不畏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
100多位穷苦的农村青年女性,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号召下,勇敢地拿起枪。在沙帽岭伏击战后,女子军声威大振,名声也迅速传开。
文市是阳江墟外围的重要据点。炮楼里有一个民团大队,大队长冯朝天是当地大恶霸的儿子,曾在国民党正规军当过军官。他在文市做“土皇帝”,并自称文市是“铁桶江山”。为此,女子军特务连决定拿他开刀以儆效尤,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
在连队成立后的一次又一次战斗中,女子军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
但不幸的是,这支娘子军部队连续遭到国民党正规军的“围剿”,喋血马鞍岭。在战斗中,二班的10名姐妹留下断后,直到弹尽粮绝,全部牺牲。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创举,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海南人民革命的光荣。“红色娘子军”的事迹,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一群女性为争取翻身解放、争取自由平等而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
红色娘子军成立旧址坐落在琼海市阳江镇。记者 苏桂除 摄
红色娘子军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庞启江,出生在琼海市阳江镇,是红色娘子军第一任连长庞琼花的后人,与相当一部分红色娘子军是同乡。如今,他成为传承、研究、讲述红色娘子军故事的专家、“活历史”。
作为红色娘子军后人,50多年来,他一直在努力挖掘、记录和梳理红色娘子军的历史。
2018年起,他开始为100位有遗像的红色娘子军镌刻人物印章。每一枚印章需要雕刻近7000刀。如今,他已经镌刻了30多位娘子军头像了。
“镌刻好的印章都被娘子军后人拿走了。我将尽我所能,让人们记住她们的牺牲与奉献。”庞启江说,当年红色娘子军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不怕牺牲,“为她们做点事,是应该的。”
庞启江在一次次的寻访中,与红色娘子军面对面交流时,听了不少鲜活感人却不曾载入史册的故事,并将其所见、所闻、所思一一记录、梳理,形成了多本关于红色娘子军的著作。其中,41万字的文学作品《红色娘子军传》,成为了如今研究红色娘子军历史的珍贵资料。
“血浓于水,已经分不开了。”庞启江这样描述他与红色娘子军的关系。他曾为多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办追悼仪式,将她们视作自己的亲人。还设计红色娘子军群雕;组织开设阳江镇革命斗争史展览馆,包括琼崖革命和红色娘子军展览馆等,让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被更多人所知。
91年过去,红色娘子军战士们已远去,可她们所代表的紧跟党走、敢为人先、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的精神,她们所坚守的对党忠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信仰,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