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 武汉郭元咀是3000多年前的“高科技工厂”|读+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7日08:23 来源: 大武汉客户端

我们的脚下不简单

因为盘龙城,我们知道武汉地区有着3500年的建城史。盘龙城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遗存颇丰的城邑遗址,是武汉地区城市文明的源头。

现在郭元咀遗址发掘又告诉我们,这个长江中游地区曾经规模最大的商代铸铜地,是盘龙城之后又一个人类聚落中心。它并非昙花一现地闪过,延续时间较长,包含了屈家岭时期、商代、西周、东周以及唐、宋、清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尤其商代遗存最丰富。通过考古人员辛勤工作,我们在郭元咀可以看到商王朝经略长江流域的真实图景,南方与中原青铜资源的频繁互动,历历如在眼前。

我们注意到,国内已有一些专家学者把武汉列入中国古老城市之一。尽管武汉三镇与盘龙城,盘龙城与郭元咀、与其他遗址间的承继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一个地区内出现如此多的文明样态,客观上表明其“过去”不同一般;这些文明样态尽管不够连续,但它们或许暗含了某种城市生长的秘密,需要我们深入揭开。当然,揭开的手段得是科学实证。

江汉塑形的武汉大地,还藏有多少宝贝,多少故事?(刘功虎)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做客“大江论坛”。记者许魏巍 摄

人物介绍:

方勤,1969年生,历史学博士,研究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夏商周时期)研究课题组组长。

3000多年前,武汉就拥有一座自己的“金属冶炼厂”——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武汉黄陂郭元咀,诞生了一项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它不是高级别墓葬,也没有挖出精美的宝物,但为何这个遗址会被认为是重大发现?

5月15日上午,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作客“大江论坛”,在3000多年前的青铜铸造地——武汉黄陂郭元咀遗址区域现场开讲,带领大家一起认识长江文明少年时期的青铜时代。长江日报读+记者赴考古现场聆听。

进一步了解“长子国”

意外发现了“郭元咀”

方勤做客“大江论坛”。记者许魏巍 摄

这个考古遗址当时是怎么发现的?方勤谈起了其中的故事。

和“农民意外从土堆中发现宝藏”的考古故事不同,郭元咀是主动寻找才发现的。当时大家心理都没谱,不知道有这么个工厂存在。有一个契机,国家立了一个“考古中国·长江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方勤是负责人。

“‘长子国’就是这边往南一公里的地方,是1975年发现的。这么一个国家,不会只有这么一点吧?”方勤介绍,从宋代开始,一直有人类在上面活动,对“长子国”西周的遗址有所干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这个考古发掘工作自2019年启动。

就这样,开始了对“长子国”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

挖第一年,收获不明显;

挖第二年,有收获;

挖第三年,意外挖出了“郭元咀”,收获巨大。

“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在这里挖了两三年,做了大量很细的工作,很艰辛。挖郭元咀不像挖别的遗址,别的能挖出很多青铜器来,而这里就不同了,因为是‘工厂’,成品都被拿走了,只剩下痕迹,但是一切的辛苦值得。这是一个大型的‘重工业工厂’,价值很高,还被评为202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回忆起过往,方勤依然感到很振奋。

古人在郭元咀建青铜器工厂

相当于今人建“武钢”

方勤在黄陂郭元咀遗址现场介绍相关情况。记者许魏巍 摄

长江日报记者在黄陂郭元咀遗址现场时,感觉面积似乎不大,方勤介绍,这里其实是3200年前的大型工厂,工厂面积有1100平方米。大冶铜绿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保存最完好、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铜矿遗址,而郭元咀遗址是长江流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铸造工厂。简言之,目前而言,一个是最大的产矿地,一个是最大的铸造工厂。

俯瞰这一遗址,好似一块“华夫饼”,进入遗址内部,只见一个个土坑,还有一些带坡度的过道,外行看了会一头雾水,感觉似乎无特别之处。

然而方勤馆长在现场比划,为大家模拟出当时的场景:“你看,这里做了一个大型的台地,这边一条沟,对面还有一条沟,整个就变成了一个1100平方米的大型台地。台地上面还有房子,房子里面还分间,里面有大量的冶炼痕迹,而且这旁边有个灰坑里面有很多‘范’(注:范,青铜器的前身,笼统来说,是人们铸造青铜器用的模具。)”

方勤进一步解释:“它就是一个重工业基地!它的价值可以这样讲,当年商代在这里投资建设的这个大型工厂,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武钢的建设一样,是站在国家的战略层面(建设的)。而且我特别要说明的是,青铜铸造是我们人类文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飞跃,它是一个国家进入科技时代的象征。同时,从这个地方,不光要看到(青铜)产品,还要看到背后的技术、人才、资源的调配。”

方勤笑着说:“这个话不一定很准确,但是可以通俗地讲,当年那些搞青铜铸造的人就是‘高科技人才’,就像我们今天搞航天技术一样!都是那些最聪明、最智慧的人集中来做青铜铸造。”

【访谈】

郭元咀填补了盘龙城之后的“缺环”

读+:郭元咀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古发现,但是对于大众来讲相关资料好像很少,同样是在武汉,它跟盘龙城一比存在感低了很多,到底是有意识地要保护起来,还是说目前发掘没有到集中大量公布的阶段?

方勤:郭元咀和盘龙城各有特色,但盘龙城在长江流域的价值确实更加重要。当年盘龙城被发现后,改变了人们很多固有的认识,此前普遍认为文明的中心主要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贫瘠之地,认为青铜文明不到长江。盘龙城一横空出世,让人们意识到长江流域已经如此发达了。

两者的不同,首先是时代上有差异。盘龙城遗址距今约3500年到3200年,而郭元咀相对来说出现得比较晚,是在盘龙城之后出现的,大概是距今3200年左右。

其次是性质上,盘龙城是一个类似于“诸侯国”的城市,而郭元咀的性质很单一、很具体,它就是一个铸造工厂。

读+:郭元咀遗址看上去平平无奇,好像没多特别,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

黄陂郭元咀遗址现场发掘的文物。记者许魏巍 摄

方勤:目前郭元咀仍然在发掘中,一天一个样,已经持续多年。郭元咀的发掘确实比较不容易,它虽然是一个大型工厂,但是留给今天的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边边角角,一些痕迹而已。不像有些墓葬一被发掘出来,大家立马可以看到“哇!这个青铜器好精美啊!”郭元咀是制造青铜器的,可是青铜器已经被拿走了,现场只剩下痕迹,所以考古人员发掘就跟“破案”一样。

现在在这个考古遗址现场,只能看到一些铜渣等痕迹,以前这个工厂是个房子,里面有一个个的房间,但是现在看不到了,只能看到一个个柱洞(工厂房间里的柱子对应有柱子的洞),所以从直观上而言,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

我想,我们可以组织多媒体研究,进行信息复原。考古遗址上圈出来的一个个柱洞,考古人员一看就懂,但是大家看了不懂,不知道这是什么,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信息化的应用,把一个个时期分门别类,让大家看得很直观。

读+:能入选2020中国考古新发现6个中的其中一个,这说明郭元咀遗址的重要性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我们该怎么去理解它的重要性,尤其是把它放到整个长江流域去看,它被发现到底有什么意义?

方勤:它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特别是研究青铜时代,填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缺环”。以前我们不知道,我们以为盘龙城之后,商王朝是不是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原来不是。这个地方证实了,原来距今约3200年左右,商王朝的势力仍然在这里,而且形式上还有工厂。这在过去是我们没有掌握的地方,也是文字记载中没有的地方。发现了它让我们知道,噢,原来这里有这么大的一个工厂。

大家要知道,工厂在那时候是高科技的象征。一个国家把一个大型工厂设置在这里,技术、人员、资源全要素都要具备,它对我们了解长江文明,了解中央王朝和南方的关系,了解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交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郭元咀这个遗址能入选2020中国考古新发现6个中的其中一个,是当之无愧的。

实证3000多年前的长江流域有着广泛交流

读+:目前在长江流域,有关青铜铸造的一系列证据链条是怎么样的?

方勤:这不得不提到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它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及周边冶炼遗迹,均和冶炼相关,也可以称之为铜绿山矿冶遗址片区。它在商代不仅有开采,技术还很成熟。这个片区的采冶历经了青铜文明整个时代,甚至在当代仍在延续。

铜绿山矿冶遗址片区,主要集中在黄石的大冶、阳新一带,更大范围,包括江西铜岭、安徽铜陵等在内的长江铜矿带,对这些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围绕资源的运输、铸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员和技术流通,对青铜时代长江文明进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勤在武汉黄陂郭元咀遗址现场。记者许魏巍 摄

目前,考古揭示,湖北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是铸造工厂。而且京山苏家垄曾桼铜壶、国家博物馆垄曾伯桼铜簠的铭文揭示,运输道路和京山、随州一带相关。

早在夏纪年时期,以蟹子地遗址为代表,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不光出土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陶器,还出土了石家河遗址肖家屋脊文化时期的典型陶器,以及孔雀石和粉粹矿料所用的石砧、孔雀石炼渣等与矿冶相关遗迹。这个发现十分重要,说明至少在肖家屋脊文化时期,蟹子地就开始有冶炼活动。可见这个时期,本地和石家河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而且也不排除肖家屋脊文化时期的石家河人直接来过此地。

特别是邓家湾遗址,出土了肖家屋脊文化时期的一件铜刀,经过检测,是铜砷合金。石家河地区、铜绿山矿冶遗址片区同处长江中游,同期的互动当然不是偶然,但具体的交流路径,还需要我们深入去研究。

目前从盘龙城遗址的来源科技分析中,发现盘龙城铜器的部分原料来自铜绿山冶炼遗址片区一带。开采地与使用地互证了商代存在从铜绿山采冶原料,然后运输至盘龙城,进而运输至中原的事实。

读+:从这些证据链条,我们可以读出什么意义来?

方勤:以铜绿山冶炼遗址片区为中心,采冶、运输和铸造的过程,形成了草王咀城、五里界城址、鄂王城等城市,以及江西铜岭、安徽铜陵这一片长江铜矿带。我们可以看到,3000多年前,长江流域的技术、文化、人群交流等等形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图景,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资源协调发展,所以这一人类行为,是青铜时代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文明演进的助推剂。

当时武汉就是制造重镇,沟通南北

读+:您在讲座中说到,三千多年前长江流域的人才交流、技术交流、运输物流、文化交流等已经到了很高的高度,这个结论是今人难以想象的。郭元咀的考古成果中有没有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说法?

方勤:做青铜器需要铜,那么郭元咀的铜来自哪里呢?我们通过考古检测,还通过考古的文化因素分析和科技的检测,发现那些铜来自于黄石铜绿山、江西的铜岭一带,那些地方开采冶炼后,铸造出了铜锭,铜锭圆圆的,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纯铜。然后再把它们运到黄陂郭元咀这里的工厂铸造工具等青铜器,再运输到中原。

为什么要在这里铸造?现在来看,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它靠近滠水河,首先是可以运输,其次是铸造需要大量的水;再次,从地理位置来讲,从大的范围来讲,这里可以沟通南北。具体运输路线应该是两条,一是从随枣走廊到南阳盆地到中原,一是从南往北,滠水是可以往北走的,一路进入中原,这个地点是河南新蔡。青铜铭文上讲的“繁汤(阳)”到中原,就是樊阳这个地点,而樊阳就在河南的新蔡,所以这几个方面是吻合的。

在这个地方设立这样一个工厂,在当时肯定是件大事,就像今天的人在青山设立武钢一样,也不是件小事,从布局来说,肯定是要考虑多种综合因素。而且还有更大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在盘龙城衰退以后,有文献记载了是在“武丁时期”,大概是公元前1250年到公元前1192年,商朝都城已经到了殷墟,那时武丁在位,文献记载了一句话叫做“奋伐荆楚”说的就是他。他当时来攻打南方,应该就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在这个地方设置了这么一个工厂。以往,国家要对铜这个资源进行掌控,往往是把铜运到北方再去生产。而武丁更进一步,他直接把工厂设置在这里,直接在这里进行开发,直接进行各种要素的调配。

读+:为什么青铜器会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三大标志之一,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青铜时代?

方勤:这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飞跃,它的意义在这里。就像以前没有文字,是人类自觉意识比较弱的时候,一旦进入文字时代,就代表开始有思想。同样,青铜铸造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飞跃,陶器制造当然也是技术,但是青铜铸造是重工业,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我们要清楚,它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与我们现在国家的工业,都有千丝万缕、一脉相承的关系,它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俗的话讲,是“工业科技时代”的一种飞跃。

读+: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放眼未来,这些考古发现,您认为对今天来讲有什么启示?

方勤:这一系列发现,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是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的,也是世界文明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人类文明发展具有示范性。所以说,以铜绿山冶炼遗址片区为核心,联合江西铜岭、安徽铜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人类这处珍贵的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这一带的核心遗址点,也应该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

(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