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襄阳瓜果飘香产业旺,托起农民致富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2日21:08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李晓军 陈泉霖 王晓丽

桃李肥麦争时序,石榴火过长门赋。娇孙五月树下闹,应解枇杷果渐熟。

从三四月的漫天飞花里走来,便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在湖北省襄阳市,各地迎来了第一批鲜果上市丰收的日子,农田里、果园里,满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脸上荡漾的,是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日子的向往。

保康:金银花开变真金白银

进入5月底,湖北各地的油菜都已收割入仓,马路边、田埂上,还能看见码成一垛垛的油菜。而在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重阳村,田间地头仍可见一派繁忙景象,当地农民正驾驶大型收割机采收油菜籽。

眼下,保康县各地的油菜籽进入收获期,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纷纷抢收油菜,确保颗粒归仓。

5月11日,大型收割机在收割油菜籽(无人机航拍)(通讯员陈泉霖 葛万勇 摄)

5月11日,农民在转运收割的油菜籽(通讯员陈泉霖 葛万勇 摄)

金银花也于10天前进入了采收季节。5月11日,在保康县寺坪镇瓦房滩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忙着采收、加工金银花。

近年来,保康县在推进产业富民、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扩展金银花产业深加工链条。目前,当地金银花种植面积近万亩,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5月11日,金银花加工车间内,村民将分拣好的金银花送入烘干房准备烘干(通讯员陈泉霖 付乐 摄)

襄州:土豆出襄填补市场断档期

“俏土豆”如今成了襄阳市襄州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近日,在襄州区张家集镇韩集村千亩土豆基地里,大家正忙着收获、分拣土豆。一排排刚挖出的土豆,经过挑选,装袋上车,将发往贵州、河北、新疆等地。看着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土豆,七组村民荣心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韩集村村民荣心海高兴地说:“今天能挖出一万二千斤土豆,收入将近一万元。”荣心海还告诉记者,韩集村依托独特的土地优势,大力发展土豆产业,种植的土豆个大、味甜,表皮光滑、含淀粉量高。”

同样喜获丰收的双沟镇上庄村五组村民宋建修,今年种植了30亩“中薯五号”土豆,亩产8000多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亩土豆纯收入5000多元。土豆俏销,离不开本地的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牵线搭桥,扩展市场。

襄州区双沟镇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经理汪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收购的100多吨土豆将通过各种渠道销往贵州、河北、新疆等地。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的襄州土豆,填补了我国南北市场的“断档期”。每年一到土豆收获的季节,都需要大量人工,这也给周边村民就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旺季一天用工量在九十人左右 ,如负责装包的一天工资200元左右,装车工一天工资能达到500元左右。”汪勇介绍说。

近年来,襄州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土豆等特色产业,助力百姓增收致富。今年,襄州区近5万亩土豆,预计实现产值2亿多元。

襄州区双沟镇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经理汪勇收购100多吨土豆,将通过各种渠道销往贵州、河北、新疆等地

枣阳:30万亩油桃卖全国销海外

享有中国桃之乡美誉的枣阳,现有桃树种植面积近30万亩,眼下正是油桃成熟的季节。极目新闻记者在平林镇宋集村油桃销售点看到,果农们正在分拣油桃,装车销往全国各地。

果农们正在分拣油桃

柳一东是一名平林本地桃子经销商,她告诉记者,平林镇种桃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桃子品质好,每年到油桃成熟的季节,很多外地客商都来销售桃子。“今天先装两车,以后陆陆续续会有很多(订单)。我们通过抖音平台(和)其他的平台把桃子销到更远的地方,还会销售到国外,比如说越南等地。”柳一东说。

平林镇宋集村共有油桃种植面积近6000亩,桃产业已成为该村果农增收致富产业。正在销售点忙碌的村党支部书记程远涛说,近年来,通过不断改良品种,平林油桃已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也成了果农增收的“金果果”。

樊城:千亩甜脆豌豆大丰收

连日来,樊城区牛首镇李沟村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甜脆豌豆一望无际,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采摘、商贩收购的喜人景象。作为李沟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甜脆豌豆已进入收获季。

李沟村村民刘月林种植甜脆豌豆多年,他告诉记者,甜脆豌豆易种植、产量高,不愁销路。去年种植的1.5亩甜脆豌豆,买了3000多元。今年进入采收季,每天和老伴现采现卖,或就地卖给商贩或拖到附近的竹叶山市场进行交易。收购价格高低不等,从刚上市时价格3元每斤到大上市的2元每斤,预计今年比去年收成要好很多。

樊城豌豆丰收(通讯员王晓丽 摄)

每到豌豆收获季,樊城一号公路沿线都会停留许多收购车辆,周围村民会把一包包现摘的高质量豌豆源源不断地运到路边,过称登记、倒入货箱、现场结算。一位襄州的商贩告诉记者,他长年来此收购,李沟村豌豆甜脆饱满好销售,市场需求量大。

据悉,樊城区推广种植甜脆豌豆已有10多年历史,该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乡村振兴一号公路发展特色农业,从最初的甜脆豌豆种植面积100多亩发展到1200多亩,每年豌豆产业产量达840多吨,产值12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开拓了一条致富渠道。

全市诞生113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用占全国0.57%的耕地面积产出了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的粮食。作为农业大市,襄阳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襄阳谋定后动、谋定快动,迅速形成了大抓农业产业化的浓厚氛围。各类农作物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疙瘩”“金果果”。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产业链建设乘势而上,美丽乡村加速蝶变,农村改革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态势强劲,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21年经受住极端天气和灾情考验,粮食种植面积达1188.05万亩,同比增加8.0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4.63亿斤,同比增加0.14亿斤,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达1700亿元,同比增长15%;纳入统计的24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5万元,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1658个。目前,襄阳市农业产业化省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13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然而,该市一些地方仍面临着农业产业散、小、杂、乱的现状,同时,农产品品质不够高端、品牌不够响亮的问题也制约着农业高质量发展。

襄阳市委书记马旭明强调,要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招引优质项目,提升品质形象,推动产业融合,整合优质资源,推动襄阳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抓招商引资,重产业融合,是襄阳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将品牌建设打造成“由大变强”的制胜法宝。襄阳将进一步构建品牌体系、提升营销水平。同样品质的商品,品牌附加值越高,经济收益就越高;品牌美誉度越高,集聚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唯有创品牌、卖品牌、护品牌,才能让襄字号产品响彻全国,屹立于强者之林。”该市相关领导表示。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