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赓续红色血脉 推动文艺创新丨多地推出系列线上文艺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5日15:02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80周年,国家大剧院以此为契机,推出系列主题文艺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用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温暖观众、鼓舞观众。

《文艺为人民——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特别节目》,与观众相约网络云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联袂多位艺术家,演绎《延安颂》《保卫黄河》《我爱你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复兴的力量》等21首经典曲目,用歌声重温和诠释延安精神。

国家大剧院院长 王宁:我们要把延安的这种精神,特别是为广大人民大众服务,以及要以人民为中心这种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希望在线上能够有更多的观众来体会、体验到我们线上节目的这种精彩。

本周,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 时代丹青”专题展,正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展出,百余件中央美术学院馆藏经典作品及部分青年教师新作集中亮相,描绘时代画卷。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我们作为延安鲁艺的传承单位,可以说最直接的秉承了延安的革命美术传统,赓续了这条红色的文脉,又创作了许多新的作品,反映了今天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今天方方面面、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奋进这样一种时代的精神。

江西于都:红军后代合唱团巡演 激活红色文化基因

尽管多地文化演出市场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文艺创作团体的创作脚步并没有不停歇,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聚焦中国原创,舞台上一抹抹亮眼的红色,让主旋律文艺作品焕发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这几天,在江西于都,一支由红军后代组成的合唱团,正在进行新一轮巡演,这支队伍成立十二年以来,把《长征组歌》传唱到基层、校园、社区、军营,弘扬长征精神,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于都长征源合唱团成员 丁娟:在《长征组歌》作品中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演出中传递长征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着长征精神。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长征源合唱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巡演,用歌声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宣传好、把长征精神弘扬好,截至今年5月,长征源合唱团已完成535场全国巡演,直接听众达100多万人次。

于都市民 丁振均:特别喜欢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演唱过去的红色故事,非常感动。

观众 易浩:每次听,我都觉得都有不一样的感受,都觉得带给自己不一样的成长。

立足省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江西省文艺团体近年来把功夫下在“激活红色文化基因”上,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一台台观众喜闻乐见的红色题材舞台剧,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有着“江西模式”之称的江西省剧场联盟,全面整合院团、剧场、剧目资源,强化演艺内容开发及红色文化IP孵化,激发演艺事业创新发展活力。

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刘小玲:江西深厚的红色历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答卷为文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新时代文艺主力军作用,在一部部好戏中为人民抒怀、为时代立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山东济南:薪火相传磨砺精品 扶持青年演员

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如今,越来越多的文艺院团注重青年创作人才培养,推动“出精品”“出人才”相互促进,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济南梨园大戏院,山东省京剧院根据沂蒙老区革命大家庭“燕翼堂”事迹改编的剧目,在去年首演基础上再次反复打磨,修改了20余稿,最近将再度亮相舞台,重现革命者的热血情怀和昂扬风貌。

《燕翼堂》导演 周龙: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关系,戏剧的冲突,包括全剧的起承转合,都做了全新的一种设计和铺排。

自1950年建院以来,山东省京剧院坚守传承革命精神、传播戏曲艺术的主阵地,诞生了《奇袭白虎团》《红嫂》等一批优秀红色剧目,风靡全国。但前些年,院团也曾一度面临人才断档的发展困境。

近几年,山东省京剧院坚定了“抓人才梯队建设一刻不能耽搁”的理念,在创排现实题材新戏和复排经典大戏过程中,青年演员比例已经占到了八成,还有不少已经担当主演。青年演员宋柏珑是剧院2020年复排经典大戏《奇袭白虎团》时的男一号、第四代严伟才的扮演者。通过多部大戏磨炼,在艺术上逐渐成熟起来。

山东省京剧院青年演员 宋柏珑:刚开始接这部戏的时候,我根本唱不下来,慢慢地接全出已经是可以顺利完成。

大力扶持未来之星,目前,山东省连续5年开展“舞台艺术青年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累计扶持46个作品,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艺术实践和创新探索的平台。

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 刘建杰:我们都坚持出精品、出人才相互促进,发挥老一辈艺术家“传帮带”作用,大胆鼓励支持青年演员挑大梁,为我们持续不断的精品艺术创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陕西西安:守正创新 秦声古韵焕发新时代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故事的丰富源泉。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开拓传统艺术门类的题材和表达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魅力。

在陕西西安百年历史的易俗社,秦腔演员们正在加紧创排新戏《昭君行》,通过秦声古韵的方式,展现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民族大团结。

以传统秦腔为基础,易俗社在创排中特别注重融入青春时尚的元素,用多元化的形式,吸引年轻观众。

易俗社青年演员 张倩:作为一名年轻的戏曲演员,我们应当坚持守正创新,在表演中把现代艺术元素与秦腔有机结合起来,生动展现我们的传统戏曲,让我们年轻的观众也走进剧场,感受不一样的秦腔。

伴随着《路遥的世界》《织梦人》《劳模刘西有》等一批优秀秦腔现代剧目持续推出,2021年,易俗社文化街区建成开放,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秦腔文化为主题的街区,让老百姓在街区就能欣赏到秦腔表演,让秦腔这门古老艺术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

西安戏迷:作为一个戏迷,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听到秦腔,惠民演出确实不错。

国家一级演员 易俗社社长 惠敏莉:把中国故事讲出陕西特色,用陕西声音唱响中国筋骨,向世人表达了中华戏曲的优秀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