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

它何以成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4日20:2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 袁秀月)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有人称它是“东方的荷马史诗”。而事实上,它的规模远比荷马史诗要长,甚至超过世界“五大史诗”的总和。

更特别的是,它还是一部“活”的史诗,由说唱艺人世代承袭,在藏族群众、尤其是农牧民当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至今已有千年。

它就是《格萨尔王》,被称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讲述了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

为了让“格萨尔王”的形象能得到更具象立体的呈现,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等联合出品的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用动画电影的形式,讲述少年时期的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团结各部族共同抵抗魔族入侵,建立了新家园的一代传奇成长的故事。

《格萨尔王之磨炼》海报

一部史诗为何能够传唱千年?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理解《格萨尔王》这一历史文化符号背后的多重深刻意涵。

其一,《格萨尔王》是文化自信的承载。《格萨尔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从天界下凡岭国,成为黑发藏民之主,为救赎岭国芸芸众生戎马一生,降服四方伏魔、扶助弱小,完成使命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

有研究者指出,《格萨尔王》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认识价值,对于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作了生动而真实的描绘,“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式巨著”。

有观点称,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民族史诗,以《格萨尔王》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史诗丰富了中国诗词的种类,并以其庞大的体量、活态的传承成为世界诗学的一大奇迹。

图为学生表演格萨尔史诗说唱艺术。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其二,《格萨尔王》是民族交融的缩影。格萨尔王的故事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羌族、珞巴族等众多民族中流传,是多民族共同称颂的英雄,《格萨尔王》史诗是多民族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共同创造的文化瑰宝。

在结构框架上,《格萨尔王》便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它分为天界篇、降魔篇和地狱篇,特点是开篇与结尾相对较固定,中间部分是开放性结构,民间说唱艺人可以在这部分发挥所能。说唱艺人不仅靠口耳相传,还有神授、圆光、掘藏、顿悟、智态化等独有史诗传承类型。

这一开放性结构,不断吸纳进新的故事内容,而且把许多叙事文类——如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谚语等吸纳到史诗中,形成壮观的叙事画卷。

资料图:四川红原县色地乡茸塔寺的僧人为当地民众演绎著名藏戏《格萨尔王传之丹増·野沃布美》。牟静洪 摄

其三,《格萨尔王》还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活态史诗,上世纪50年代,中国展开对《格萨尔王》的抢救、保护工作,在80年代初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并对格萨尔艺人、文本及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抢救、保护和研究。

2006年,《格萨尔王》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格萨尔王》相关书籍,还积极推动格萨尔文化的数字化,对民间格萨尔说唱艺人、手抄本等进行系统调查、搜集、翻译和整理,并完成超百名说唱艺人的普查建档工作。

传唱千年,如今,《格萨尔王》的故事正通过更多形式流传和丰富,它静静记述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统,阐释着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完)

【纠错】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