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一对“鄂疆兄弟”开了42家羊杂店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7日07:21 来源: 楚天都市报

阿布杜(左)与他的荆州大哥李燕华 通讯员供图

阿布杜羊杂店里鄂疆一家人 通讯员供图

湖北省新疆商会副会长木特里甫

麦麦提托合提(前)与妻子一起看望困难户

夫妻二人与困难老人(中)交谈

吾斯曼给山里困难户送米和油 通讯员供图

请扫码看 更多相关报道

编者按:

鄂疆一家亲,星耀荆楚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果丰硕。目前,在湖北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新疆籍各族群众3.5万余人,新疆籍群众践行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在荆楚大地不断涌现。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就此进行深入采访。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陈倩 通讯员 卢元江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鄂疆兄弟开了42家羊杂店

千余人像石榴籽抱团致富

荆州企业家李燕华与新疆结缘,始于2017年与新疆小伙阿布杜热黑木·伊米提合伙开餐饮店。至今,这一对鄂疆兄弟创办的“阿布杜羊杂”已有42家,店铺从荆州到宜昌、武汉、襄阳、长沙、郴州、南昌。

“阿布杜羊杂”店,共吸纳256名新疆员工和860名湖北湖南江西员工,新疆少数民族和汉族员工的比例为1:3。

6月14日,李燕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店赚钱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让1000多名各族兄弟员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阿布杜来自新疆墨玉县一个普通农家。2008年,16岁的他乘火车到湖北,此后常年在宜昌、荆州街头卖烧烤。而那段时间,李燕华也在深圳创业打拼,高峰时曾拥有86个促销点。

2016年,李燕华决定“退”回家乡荆州。“我爱吃羊肉串,一次偶然逛街结识了阿布杜,他淳朴友善,烧烤技术精湛,我几乎天天光顾他的烧烤摊。”李燕华回忆,阿布杜和他的新疆同伴,坚持羊肉每日现宰,对烧烤食材的追求近乎苛刻。他寻思,如果有门店包装和营销,这羊肉串就可以做大。这想法跟阿布杜一拍即合,两人花了半年考察荆州餐饮市场,着手共同创业。

2017年9月,两人合办第一家餐馆开张,卖烧烤、抓饭、烤全羊、大盘鸡等,持续几个月竟亏了十来万。他们不气馁。

2018年8月,荆州第一家“阿布杜羊杂”店推出,薄利多销,迅速火爆。一个月后,第二家“阿布杜羊杂”亮相……

“阿布杜羊杂”享誉荆州,长沙、襄阳、恩施、武汉加盟者纷至沓来。阿布杜负责产品研发,李燕华主攻市场拓展,仅两年,荆州“阿布杜羊杂”直营店、加盟店已达17家。如今,这一对鄂疆兄弟已注册湖北省石榴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涉武汉、长沙、南昌等地42家门店,“疆小杜”“疆上放羊郎”已成烧烤品牌。

“除给员工发工资,更鼓励他们入股当创业者,参与门店管理,学管理经验。”李燕华介绍,目前“阿布杜羊杂”的普通员工月工资4000元左右,入股分红最高每月可达3万元。店方经常组织业务培训、团建联谊,定期召开各门店新疆经理学习讨论,新疆、湖北本地员工不断交流互动。

不仅吸纳就业,兄弟二人还有更长远规划。他们着手在新疆和田办一所“石榴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计划年招生500人,定向培训各岗位人才,毕业后输送到公司经营的门店就业。李燕华说,“阿布杜羊杂”的商业版图在全国铺开,需要的人才会越来越多,这才叫共同富裕。他们不忘慈善之举,疫情期间为养老院、医院、企业留守的新疆籍员工捐赠超30万元,资助新疆员工孩子20人。

“希望办成培训学校,为更多新疆籍兄弟姐妹解决后顾之忧。”李燕华说。

“巴图尔”带给武汉葡萄干

35年当翻译更当“调解员”

湖北省新疆商会副会长木特里甫·包尔汗,有个大伙更熟悉的名字是巴图尔。巴图尔,维吾尔语的意思是“英雄”。

今年7月18日,是木特里甫离开家乡哈密的35周年。35年前,他跟父亲来到武汉,也让武汉市民第一次接触到葡萄干这种新疆的地理特产。

他和父亲坐3天3夜的绿皮火车,从哈密到了河南郑州。父亲原本打算在郑州卖掉全部葡萄干,但是没有卖出去,眼看天气炎热,不少葡萄干因变质只有扔掉,父亲决定去武汉试试。于是木特里甫和父亲带一部分葡萄干,来到了武汉。1987年的武汉,大多数武汉人其实并没见过它,更没有尝过它的味道。当木特里甫带着葡萄干来到汉正街批发市场时,不少人看到它都感到稀奇:“这是什么,从没见过。”

“当时没有冷库,如果再卖不掉,葡萄干都会坏掉,于是我带着一起来的同乡,在市场外领卖,向市民推荐,还请他们免费尝尝味道。”这种酸酸甜甜的干果,很对武汉人的口味,接下来3天里,他们带去的葡萄干全部卖完了。

木特里甫说,后来,武汉的前进巷就成了他们来武汉的聚集地,民众乐园是他们卖葡萄干、核桃、红枣等农产品的地方,“1988年、1989年的时候,卖葡萄干的生意就好了起来。1991年,他们开始赚钱了。”

在武汉,木特里甫认识了自己的妻子,“我爱人是湖南人,因为她,我的普通话也越说越好了。”说起妻子,木特里甫满脸的骄傲。

来自家乡的特产,帮助木特里甫在武汉站稳了脚跟。他先后开了几家新疆民族特色餐厅和宾馆,还成立了武汉亚克西民族商贸服务有限公司,并当选为湖北省新疆商会副会长。

在武汉35年,木特里甫认识的人多,这也让他在新疆务工经商人员中很有威望。他发挥这些优势,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在武汉及湖北的新疆务工经商人员事务。“前几年,我跑了很多地方,不仅武汉,还有湖北省的沙市、仙桃、宜昌等地。”木特里甫说,新疆务工经商人员中有不少人汉语不太熟练,而普通话很流利的他正好当上了翻译。

除了做翻译,木特里甫还充当“调解员”的工作。大家都觉得他处事公平,常协助政府部门处理民族事务,是协会和地方单位沟通的桥梁。

2020年武汉抗疫期间,湖北省新疆商会在会长库尔班江·泰吾克力以及副会长木特里甫等人的积极发动下,积极向湖北抗疫捐款捐物,还有不少同胞投身抗疫一线。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疫情期间,共有3460名新疆同胞、18家新疆企业向湖北捐款捐物达516万元。

有个爱做好事的麦麦提

修桥助学回报罗田乡里

5月25日上午11时许,沪武高速公路湖北罗田县出口,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岗,新疆小伙麦麦提托合提·艾合麦提穿着红马甲,耐心查验出站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及其他登记信息。此前一小时,他买了四箱可乐、四箱纯净水、四箱泡面,送给在此值守的疫情防控人员。

在罗田,当地人更喜欢叫他麦麦提,他也乐意人们这样叫他,因为“喊起来方便”。在罗田生活了14年,他已把这里当成他第二家乡。从摆摊烤羊肉串的小学徒,到生意做到黄冈黄石的小老板,麦麦提感叹:“我与罗田人民友好相处,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罗田人民的帮助。”

2001年,麦麦提只身来到湖北,先在武汉烧烤店当学徒。其间回新疆老家一段时间,2007年再次来到湖北,仍以烤羊肉串为生,2008年落脚黄冈市罗田县。这21年,尤其是在湖北的十几年,他一直在烤羊肉串。

初到罗田,经人介绍,麦麦提在一名老乡开的羊肉串烧烤摊点当雇工,由于不会说普通话,他刚到罗田时,工作和生活很不方便。经过和当地人长期相处,他逐渐掌握了普通话。

此后,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流动摊点到门店经营,再到把连锁店开到黄石,再到开养殖公司养牛养羊,生意越做越大,现在仅两家烧烤店经营面积就接近500平方米,带动6个新疆老乡就业。

5月25日下午,麦麦提和妻子提着食用油、大米、西瓜和营养品,来到骆驼坳镇徐家垸村,看望他曾经的5户精准扶贫帮扶户。

2016年以来,麦麦提不仅帮扶这5户人,还组织维吾尔族同乡为罗田县骆驼坳镇徐家垸村资助贫困生、捐资修桥捐款2万余元。

麦麦提说,自己在罗田创业和生活,罗田县统战、民宗、公安、城管等部门和当地群众给了他莫大帮助。“尤其是2013年,我的老婆生孩子,当时我们不认识汉字,不会说普通话,手里也没有什么钱,邻居老杨是罗田本地人,他们一家三口,二话不说,带着我和妻子到医院办手续、看病,没日没夜地帮我们跟医院沟通,还帮我们垫付医疗费。”5月25日,麦麦提跟极目新闻记者提起这段往事,仍然感动不已,这也是他决定扎根罗田、回报罗田人的初衷。

5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在罗田县采访时,一个买水的间隙,记者向一家副食店老板提及麦麦提,他张口就说“他是一个爱做好事的新疆人”。

2020年初,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他主动报名当志愿者,并发动在罗田的新疆籍务工人员,为一线防控人员捐赠物资。“一路走来, 我始终心怀感恩。正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当地人民对我的帮助,才换来我们一家人的安居乐业。所以我主动回报社会。”麦麦提说,“我也积极号召我身边的新疆人,大家一起维护‘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烤馕哥”忙碌一天一夜

做700个馕送抗疫民警

吾斯曼·伊敏尼亚孜的家乡,在新疆和田墨玉县。

20多年的打拼,他如今在湖北恩施市拥有两家餐厅,多年坚持为侗族同胞捐款捐物,2020年疫情期间为抗疫民警亲手做了700多个手工馕。

吾斯曼1999年到恩施的。刚到时他卖的是羊肉串,“那时推着一辆小车卖串,生意很好。”

2002年,他的新婚妻子也来了恩施。两人一起打拼,在当地统战、民宗部门支持下,于2009年开起一家新疆特色饭店。

“政府给了我们很多好政策,给了很多帮助,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干出名堂来。”抱着这样的想法,吾斯曼一方面学习恩施当地的口味,想办法让小店的饭菜更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一方面通过热情服务和精心经营,积累顾客口碑,小店生意不断好起来。2020年,他在恩施城区最热闹的舞阳坝,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吾斯曼烧烤店”,现已有两家店七八名员工。

“店里主打的还是羊肉串,这么多年,当地人都知道我们的羊肉好吃。”吾斯曼笑着说,店里的另一样招牌是手工烤馕。

随着生意的逐步稳定,吾斯曼的三个弟弟也来到恩施。兄弟齐心,现在四兄弟一起经营的“吾斯曼烧烤店”已经有了6家。在恩施当地,当市民想吃新疆烧烤时,往往都会想到吾斯曼的名字。

“以前困难有人帮,现在赚钱了就要多帮一些人。”带着朴实的感恩之心,从2017年开始,吾斯曼每年春节前都会把兄弟和家人聚在一起,慰问附近的贫困群众。

恩施芭蕉侗族乡教学点,是吾斯曼常去的地方。全校56名学生,都收到过他送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尽管自己的普通话不是很流利,他每次还是会和这些留守儿童谈心,“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现在好好学习,以后才有机会回报祖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他还会带着家人,去芭蕉侗族乡南河村看望20户困难户,给每家送上两袋大米、1桶油,让他们能过一个安心年。这样的惯例,吾斯曼和家人已经坚持了5年。

而让吾斯曼出名的另一件事,是他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花了一天一夜亲手为抗疫民警烤了700多个馕。

“在电视上看到疫情的消息,牵动着我们一家人的心,我们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吾斯曼回忆说,当时从媒体上了解到一线工作人员非常辛苦,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便萌生出亲手做馕饼给他们送去的想法。

馕饼是新疆人远途路上最好的食物,有平安顺遂的美好寓意。“每年的古尔邦节,恩施州、市两级统战、民宗等部门的人员都会陪我们一起过节,也会邀请我们参与农历的春节,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也希望能尽力回报给这个城市。”从2020年2月9日下午4时开始,吾斯曼带着家人和面、发酵、蘸芝麻、烤制……他们轮换着打馕25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下午5时,700余个香脆可口的馕饼终于出炉分装完毕,及时送到了抗疫民警手中。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