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40年忠一事,“篮球疯子”让山区女孩“篮球”“大学”梦双圆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5日11:3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40年忠一事,“篮球疯子”让山区女孩“篮球”“大学”梦双圆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汪军

眼前这位苗族汉子皮肤黝黑,身体健硕,一身运动装扮,走起路来脚步轻快。只是当他与人交谈时,嘶哑的声音才让人感觉到他的疲惫。

从凌晨五点半到晚上九十点,从训练场、队员宿舍到他家,记者几乎一整天跟着他的脚步。不能分心,否则嘶哑的声音和飞快的语速,会让人错过他精彩的“训词”。

张进华指导学生在球场上跑位(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他训练的女子篮球队,培养了40多名国家一级篮球运动员和100多名二级运动员,“每个队员好比一棵小树苗,是家的希望”。

他是“篮球疯子”,从1982年至2022年,从参加工作到退休返聘,40年坚守一支女子篮球队,在贵州雄踞冠军宝座多年,在全国最好成绩走到第四。

他教体育课,当班主任,培养的球员打篮球拿冠军,顺利考上大学,让少数民族山区女孩“篮球梦”“大学梦”双圆。

他就是贵州省铜仁民族中学退休教师、铜仁民族中学女子篮球队教练张进华。

张进华在训练中给学生强调篮球动作要领(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提升女队

1982年,从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前身)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张进华,进入铜仁第三中学(现为铜仁民族中学初中部)当老师,他是学校里唯一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的体育老师。

工作第一年,因为“天之骄子”的缘故,张进华被推选为体育教研组组长。不过,他和篮球是陌生的。

学校有一支男子篮球队,教练由体校毕业的一位体育老师担任。“他们男篮打球打得好看,所以就由体校毕业的老师当教练,我不是专业学篮球的,所以只能带女篮。”张进华回忆说。

女子篮球队创立之初,几乎是一盘散沙。如果有时间,七八个队员就凑在一起打打球。

张进华与学生们在开会,强调篮球训练纪律(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张进华是靠田径“发家”的。他初中时在铜仁地区拿过400米、800米冠军,在同学间有个绰号叫“跑不死”。田径冠军的那股韧劲儿伴随他一生。教学之余,他一门心思钻进篮球这片新天地。

“没有男篮好看”,对张进华来说,这种声音是刺耳的。既然是“跑不死”,他就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在跑,张进华和球队也在跑。在曾担任过女队队长的龙胜珍等老队员看来,“那些微不足道的变化,成为球队走向辉煌的基础”。

张进华的学生在室外跑步训练体能(5月19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张进华自身的成长也是有力见证,1992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由于球队训练有方、成绩出色,1993年组织上安排他到铜仁师专体育系任党总支书记。那时,他带领的女队已经拿下铜仁地区中学生“三好杯”冠军、贵州省中学生“三好杯”冠军的骄人战绩。

从1994年开始,张进华因为出色的工作业绩辗转多地,不过,他与篮球的缘分一直没断,离开学校的几年里,他始终没有停止对球队的训练。1999年,他回到起点,到铜仁三中任副校长。

本世纪初,张进华的女队从七八名队员扩充到将近20名队员,教练和队员争气,老师学生都说“女队打球比原来好看了”。

当时有一种风尚,学生篮球打得好,体校、卫校、农校、财校抢着招。毕业之后分配工作,单位更是当宝一样。考学校、进单位,张进华教出来的学生可谓“一溜水的顺”。就这样,大家都知道了铜仁三中那支女子篮球队。

张进华与学生在进行身体对抗基本功训练(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破茧成蝶

随着战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很多学生慕名而来。张进华想让这支队伍更好更强,于是下决心从建制、训练、梯队、赛制、规划等各个方面加以完善。

大约从2010年起,张进华开始对女队管理进行规范。无论初中还是高中,住宿、吃饭、进出学校等实行集中管理。所有队员按照入学班级正常开展教学,训练时间主要安排在早上、晚上以及周末。

“既要把学习搞好,又要把篮球打好,脱一层皮哪里够啊!”这是张进华反复强调的,作为球员,不能松松垮垮,打就要打出名堂;作为学生,不能不务正业,学必须学到东西。

张进华的学生在篮球场上等待训练(5月19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每天早上五点半,女队几间宿舍的门会被准时敲响。洗漱完毕,集队出发,直奔训练场。大约六点,准备活动开始,接着是持球、运球、传球、防守、跑位等基本功训练。一个半小时后早餐,之后各自回到原班教室上课。

这是一群年轻姑娘,年纪最小的才13岁。但别小看这群姑娘,她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及以上。为了激励自己变得更好,球队还有一个血性十足的名字:铜仁女篮狼队。

张进华在给学生做俯卧撑体能训练示范(5月19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凭什么打赢别人,要像狼一样,要不然做梦都别想。”这是张进华对队员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队员们只有周日下午可以休息。为了挤出早上的训练时间,她们比其他同学起得早;晚上除了训练,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写作业。姑娘们日常最渴望的事就是“睡个大觉”。

张进华在球场上带领学生练习投篮动作(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张进华心疼,但他不能手软。这些年来,不少学生都实现了“篮球梦”“大学梦”,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找到理想工作。“只有吃尽苦中苦,才能破茧成蝶啊!”张进华说着,眼圈红了。

除了担任体育老师,张进华还当过高中班主任。根据平时观察,他发现篮球打得好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双差生”——学习差、表现差。从球队吸纳的学生来看,基本也合这个理。

张进华指导学生在球场上跑位(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他下决心从做人开始,慢慢调教这些“调皮匠”。球队训练室隔壁是女队食堂,一日三餐自己做,锅碗瓢盆自己洗,伙食费也由学生自己管理。

在铜仁三中做安保工作10多年的陈铁汉,对女队很了解。“15号胆子大,6号野得很”,“张老师又是教练又是爹妈,要不然这帮‘妹崽’篮球打不好,大学也上不了”。

张进华在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比赛(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两梦双圆”

在铜仁三中篮球场,成年男子和未成年女子之间的篮球赛,是一道“回头率很高”的风景线。组织进攻镇定自若,交叉跑位配合默契,三分投篮应声落网,记分牌两旁的队员加油呐喊。

每个礼拜,都有两三支男队和张进华的女队打比赛,有中学的男教师联队,也有政府部门的男职工联队。原来,这是张进华为了提升女队比赛强度,专门邀请热爱篮球的男队陪她们练球。时间一长,大家都把陪练的男队喊作“陪狼队”。

张进华的学生在与社会成年男子队进行篮球对抗比赛(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记者观看了一场比赛,对方是政府部门男职工组成的队伍。入场开球的时候,从身高体型差距看,会以为女队是以卵击石。但进入比赛,女队打得更有体系、更有组织。

结果,女队输了几分。原来,这只是张进华的替补阵容,并且因为加练,要求她们“不能放开打”。如果首发阵容出场,在这片球场上,“她们想输都难”。现场一些热爱篮球运动的成年男子,经常来和女队切磋。他们很服“狼队”,“都是正儿八经和她们打,但很难打得赢”。

张进华在学生篮球比赛中任裁判(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一个搞田径起家的体育老师,凭什么把女子篮球队培养得如此出色?张进华的答案是,热爱+刻苦+学习。为了解决“专业”的问题,张进华五湖四海到处跑,他深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道理。

2011年,张进华带队在浙江海宁参加比赛,小组赛遭遇四川宜宾第三中学,输了30多分。这让他明白,在“冲出贵州、走向全国”的征程上,女队要走的路还有很远。赛事结束,他带着杨玲华、余迪、唐婷3名主力队员,去宜宾第三中学向篮球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唐思碧“求取真经”。

2013年,当他们在一次邀请赛上再次相遇的时候,张进华球队的整体排名竟然超过了教练唐思碧的女队。对方开玩笑说,“现在不敢再教你们了”。

张进华的学生在进行花式篮球技巧展示(5月18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重庆南开中学、上海向明中学等学校,女子篮球队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张进华每次带上三五队员,“去接受全国重点女篮的暴揍,然后带着失落回到贵州,流完泪水再流汗水”。

从1982年到2021年,球队赢得冠军过百、奖牌上千,培养出40多名国家一级篮球运动员和100多名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这些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姑娘,遇上“嘴上凶心头软”的教练张进华,篮球和大学“两梦双圆”。

张进华带领学生在室内场馆训练(5月19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张进华不求报酬。退休后学校返聘他,每个月工资7000元,希望他继续培养女队。张进华一分没要,继续率领“狼队”出发。

10多年前,张进华的嗓子就犯了病,嘶哑、干咳,他说这是老师的职业病。“张老师声音越来越嘶哑,他一天太累了。”在一旁协助训练的高三队员陈思源,很心疼他。

张进华带领学生在室内场馆训练(5月19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文斌摄

张进华爱每一个队员,他想用体育精神改变她们的人生。

他有两个忧心的地方,一个在当前,学生住宿训练条件局促;另一个在未来,他的接力棒交给谁。他希望有人接棒并且能够跑好,但现在,那个人还没出现。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