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每年都有学生来报喜 这个小学老师有法宝 29年坚持“花式家访”叩开学生心门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9日07:19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冯莉和学生们在一起

冯莉老师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王雯婷 实习生 吴静 李佳佳

“冯老师,您还是那么有气质。”“冯老师,我高考考了685分!”7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原辛家地小学)2016届毕业生,带着各自的高考捷报,一起回母校探望恩师冯莉。

今年48岁的冯莉从教29年,当了29年班主任。每年高考结束至教师节,抱着鲜花前来探望她的学生都是一道风景。师生间能有如此深情厚谊,与冯莉不离不弃的育人“法宝”——家访,有很大关联。

暑假里回访毕业生

“黄岩森期末考得怎样?”“你感觉初一和小学六年级学习有哪些不同?”7月10日,是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教职工假期的第一天。傍晚时分,冯莉敲开硚口区古田二路附近一处居民楼的房门,到毕业生黄岩森同学家进行家访。

“冯老师,我现在是语文课代表,这次语文考了A+!”再次见到小学班主任,即将升入初中二年级的黄岩森不仅没有陌生感,反而拉着冯莉兴奋地聊个没完。

黄岩森的爸爸黄松对冯老师的到来也并不奇怪,“比起传授知识,冯老师更多是从细节处育人。她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孩子,也影响了我们大人。”

六年级时,儿子的成绩让黄先生有些焦虑。冯老师第一次上门家访时就肯定了黄岩森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开导家长,鼓励父子间多沟通、少指责、多倾听、少抱怨。冯老师还让黄先生改变了写随笔、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的想法,让兴趣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冯莉家访的对象不仅有在校生,也有已经毕业的学生;家访的地点不仅在学生家里,还有孩子们升入的初中学校。为何家访的战线拉得这么长?冯莉解释:“教育是个持续的过程,我回访已毕业的学生,是在向学生学习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调整教育方法,让小升初衔接更加贴合下一阶段的学习要求。”

独自家访到“带团”联访

从冯莉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算起,29年间她的家访之路已经升级到了3.0版本。

“刚工作时,把家访当成‘武器’来治那些令人头疼的孩子。”冯莉回忆。慢慢地,她变“告状”为“报喜”:当某个学生取得进步时,冯莉会到学生家里,当着家长的面夸孩子的进步,学生自信心大增,家长也十分感激。这便是冯莉的家访1.0版。

2005年暑假的一天,冯莉接到了学生黄凌虓爸爸打来的求助电话,对方想请冯老师到游泳馆,鼓励正在学游泳的孩子。那天太阳很大,冯莉放下电话便搭出租车赶到游泳馆,在池边冲学生竖起了大拇指,学生惊喜不已,果真丢掉了浮板。

从游泳馆出来,家长又邀请冯老师去他家坐坐,就当是一次家访,还提议带冯莉去班上其他几个住在同一小区的孩子家“串门”。此后,“暑期串门”成了冯莉老师的固定项目。“每到一家后,热心的家长和孩子会带路去附近孩子家里,家访队伍也变得浩浩荡荡。”冯莉说,这就是家访的2.0版。

近几年,冯莉老师的走访又有了新形式。她将带着家长串门访,升级为“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联访”。形式上有了学科教师联合访、小组成员互访、带着家长串门访;针对不同的对象,有贫困学生家庭慰问访、距离最远学生家庭体验访、意外受伤学生安抚访等。活动内容也从单纯的聊天,升级成视频访问、家庭聚会等等。这成为冯莉家访的3.0版。

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2018年8月,冯莉响应武汉市教育局号召,到黄冈市团风县思源实验学校支教一年,任教小学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和两个班的道法课。

“刚到当地不适应,失眠了整整一个月。”冯莉告诉记者,她和其他前来支教的老师们租住在学校附近的招待所里,房间紧挨着公路,晚上来往的车辆很吵,让人难以入眠。

生活上还未适应,但工作上冯莉全情投入。支教期间她依然坚持家访,尤其是学习上有进步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家去得最多。村里交通不便,冯莉就和孩子们边走边聊,把田野、菜地都当成课堂,她指着藤上摇摇欲坠的黄瓜,从根、茎、叶讲到生命的意义。她带着孩子们做自然笔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获取写作素材。

冯莉负责的二(5)班有接近70名学生,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她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走访了半数家庭。一起支教的老师严小萍说:“冯老师经常向家长夸赞他们的孩子,带去好的消息,村子里的乡亲都觉得新奇。”

冯莉偶然得知,班上学生萍萍(化名)的父亲意外去世,母亲一个人照看着8岁的萍萍和2岁的弟弟。冯莉一次次上门关心母子三人,陪他们聊天、包饺子。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2019年,冯莉即将结束支教返回武汉,萍萍唱起这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以表感谢。

每天批阅“交流平台”

作为班主任,冯莉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借助作业本开设的“交流平台”就成了冯老师与每一届学生沟通的“秘密花园”。“交流平台”上的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字数,学生们根据白天里的所思所感或写诗、或作画、或写随感。

刚毕业的学生王诗婷说:“每天不论多晚,冯老师都会看交流平台,一一点评回复,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公开或者不公开。”冯莉鼓励学生放开胆子书写心声,也鼓励家长用书信和孩子交流。

刚升入六年级的杜禅清性格内向,她试着把每天的想法和心情吐露在“交流平台”上。“我为什么不合群,想了好久,却也不知道答案。”冯莉为其留言:“改变自己,尝试着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得知杜禅清不敢表达,冯老师回复“我每天上课改作业很享受,不如你也试试,讲个微课吧”。虽是寥寥数语,却让杜禅清感到无比温暖。

“交流平台”是冯莉与学生无障碍交流与激励评价的缩影,这一做法她坚持了17年,成为学生心灵疏导、自信心培养的“促进剂”。

2013年至今,冯老师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教育云平台分享了3000多个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包含2万多张照片、200多个视频,共20余万字,并对所有家长、同事开放,欢迎大家从中汲取“教育经”。这些朴素的积淀和分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和家庭。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