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河南洛阳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4日17:23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河洛大地,伊洛河汇入黄河,照亮了“最早中国”的文明曙光。

从文明源头出发,伴随着治黄兴黄的历史实践,河南省洛阳市在历史上多个时期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三年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全景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崭新蓝图。在新时代新阶段,重振洛阳辉煌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洛阳以黄河战略为牵引,产业发展迈向更高质量,城市建设拥抱更高品质,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生态优势更加厚植,黄河文化魅力彰显,处处展现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奏响了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共抓保护治理

黄河小浪底大坝下游不远处,在黄河湿地成片的芦苇荡中,各类鸟群惬意栖居,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在洛阳,以小浪底水利枢纽为界,大河出山入滩形成湿地,水道变宽、流速放缓,成为鸟儿的天堂。

鸟儿的青睐,缘于保护母亲河的决心和定力,也是生态幸福感的真切所在。住在黄河边的人都记得,多年前,黄河两岸曾遍布采砂场、养鱼塘,人守着黄河却走不到黄河边。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洛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形成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生动局面。

如今在洛阳,黄河干流连同伊洛瀍涧治理及山区小流域“两清一护”治理协同推进,堤防提升、灌区体系、引水补源、河道整治、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揽子工程落地实施,不仅有效保障了黄河流域安澜,而且重塑了洛阳生态屏障和绿色空间。

2021年,287公里长的黄河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描绘了一幅荟萃山区峡谷、高峡平湖、平原滩区、美丽乡村等多样风貌的百里画廊。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近黄河、亲近黄河、拥抱自然,感受母亲河生生不息的脉动。

传承黄河文化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

伊河之畔,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矗立千年;洛河沿线,中国古代五大都城遗址一字排开,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再现盛世隋唐气象;伊洛之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揭开了“最早中国”的面纱;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文旅IP频频出圈、圈粉无数,引领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当下,洛阳聚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一手抓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一手抓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建设,从全国大格局、以国际大视野着力打好“盛世隋唐”牌、“黄河文化”牌、“伏牛山水”牌、“国花牡丹”牌、“工业遗产”牌,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矩阵。

与此同时,黄河的文化价值和生态魅力,也在植入洛阳城市的肌理。近年,洛阳着力塑造以“现代唐风”为主体的城市风貌,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古今辉映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同时,洛阳落实“生态留白”理念,依托滨河空间因地制宜打造游园湿地和社区体育公园,形成了显山露水、魅力出众的城市气质。

如今,在水边漫步,在步道徜徉,在社区体育公园运动挥汗如雨,在文博场馆穿越历史,在城市书房畅游书海……这就是洛阳城的文化美、水韵美,这就是洛阳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重塑发展新优势

2022年中秋佳节,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度过了中国空间站的首个中秋节。而他们所驻守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的对接运行,离不开洛阳轴承科技的支撑。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洛阳还担当着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任。从扬起自创区龙头到重塑重振高新区,从挂牌成立龙门实验室到加快建设伊滨科技城,从打造科技产业社区到布局“飞地孵化器”,从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到深化科技体制创新……

如今,洛阳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主战略,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产业落到风口上,加快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由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复兴号”动车组驰骋南北、“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万米深海等一大批“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落地,都闪烁着洛阳创新、洛阳制造的光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洛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