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全面发挥鄂北一期工程效益 推进“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 守住水安全底线 提供水安全保障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08:14 来源: 湖北日报

治荆楚必先治水。我省江河湖库众多,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治水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一部湖北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水是湖北最大的资源禀赋,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是湖北的基本安全底线。

鄂北工程枣阳北郊分水口、明渠。 (钟华 摄)

鄂北工程的建设者、守护者——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以下简称鄂北局),研究制定了《鄂北局党委关于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满足人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的美好期盼;紧扣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精准施策,从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挥工程效益、持续满足工程沿线市县用水需求等方面完善保障体系,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鄂北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保护沿线水安全和水环境

鄂北工程为枣阳市境内的农田灌溉送水。 (钟华 摄)

秋收时节,枣阳市兴隆镇柏树村种粮大户张心海正忙着秋粮归仓。

张心海满脸喜悦地说,丹江水到了以后,在干旱年份,用水也有保障了,自己不仅敢种甚至扩大了种植面积。

张心海所说的丹江水,就是湖北省“一号水利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全线贯通带来的福利。

鄂北工程作为湖北省水利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保障农业和居民用水安全、沿线城市工业用水监测、粮食作物供水需求都具有重大意义。

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69.67公里,利用受水区36座水库进行联合调度,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鄂北地区482万人口、380万亩耕地全面受益,将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十年九旱”、长期缺水的民生问题。

无论是守牢民生底线、增进百姓福祉还是惠及全体人民,鄂北工程作为新时代构建人水和谐关系的生动实践,有力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鄂北工程自今年1月进入初期运行后,能够较好满足鄂北地区全天候、不间断供水需求。已累计引水1.9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工程沿线人民生产生活、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工程发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沿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保障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之大事”,工程不仅要保障人民群众“喝得上”还要“喝得好”。水变清了,生活舒心了。旱改水,生产有盼头了。

鄂北局始终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保工作同步推进。制定环保工程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做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质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将鄂北工程生态建设与工程沿线市县生态文明建设深度结合,打造鄂北工程生态长廊,助力工程沿线美丽乡村建设。

昂首奋进新征程,荆楚建功新时代。

当前,鄂北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工作部署,紧紧聚焦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水利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挥鄂北一期工程效益、持续满足工程沿线市县用水需求等方面完善保障体系,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水”。

敢担当善作为争当“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先行军”

一路奔涌而来的丹江水,经过鄂北工程渠道流入枣阳市境内的华阳河水库。 (钟华 摄)

湖北因水而兴、因江而盛,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生生物基因库,战略地位特殊,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清水北送”的特殊使命。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科学谋划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8月中旬,水利部下发通知,湖北被确定列入国家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作为湖北省“一号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和守护者,鄂北局精准发力推进党代会精神高效落地,成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敢担当善作为的“先行军”。

此次制定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以下简称鄂北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和引江补汉输水沿线补水工程前期工作。当好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主力军,为助力建成“优质稳定、绿色畅通、安全可靠、智慧高效、协同融合、调控有序”的“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提供坚实体制保障。

9月21日,在全省重大水利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孝感市孝昌观音湖铁岗村县,备受关注的鄂北二期工程挖下“第一铲”。

鄂北二期工程不仅是鄂北一期工程等用水户的连接工程,更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扩大供水范围的延伸工程,已纳入国家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并完成了项目立项审批。工程实施后,可以解决鄂北地区588万人、500万亩耕地生活和工农业用水问题,灌溉保证率将达到70%。

鄂北二期工程总投资近90亿元,总工期60个月,在襄阳、随州、孝感等地新建输水干支线40条,新建输水线路326.7公里,与一期主渠道相连,是打通鄂北岗地供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工程。

引江补汉工程既关系全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更直接关系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引江补汉输水沿线补水工程作为引江补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我省宜昌、荆门、襄阳和荆州4市16县(市区),该工程既是我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我省“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规划的重要抓手。项目建成后受益范围涉及国土面积1.37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474万人,灌溉农田726万亩。

作为我省“荆楚安澜”现代水网的骨干工程之一,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引江补汉等骨干输水通道,将有效贯通水系,优化调度水资源,鄂北二期工程的加快推进也将进一步加强省级水网与国家骨干网的互联互通,极大改善湖北省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不协调的问题,受益范围涉及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4.6%;惠及105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8%;灌溉农田1226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7.1%,必将促进全省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水环境改善,更高质量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为建设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提供强有力的水网体系支撑。

守牢安全底线数字赋能推进“智慧鄂北”建设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鄂北工程历经五年建设,锻炼了一批涵盖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技术应用等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总结提炼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一直以来,鄂北局坚持底线思维,正视安全生产隐患风险,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问题,以信息化手段规避风险。

鄂北工程枣阳市七方明渠段。 (王力 摄)

组织安全培训,强化质量管控,全线视频监控……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环环相扣的安全措施,为工程建设戴上“金钟罩”,安全管理覆盖每个施工工区和作业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一直以来,鄂北工程投资执行和施工进度均位列全国172项重点水利工程第一方阵;建设质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

《实施方案》要求着力守住水安全底线。坚持系统思维,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鄂北局主动协调工程沿线市县相关部门,合力做好鄂北工程划界确权工作,为确保工程安全构筑严密“保护圈”;全面掌握鄂北工程输水干线水质变化情况,加快推进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大力实施鄂北工程生态建设,不断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夯实生态屏障,提高工程全线生态环境系统管理水平,为全力保障工程沿线水质安全筑起“防火墙”。

鄂北工程龙泉河渡槽。 (李生云 李旭博 摄)

数字赋能是新阶段治水的必然要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湖北江河水系众多,流域治理现代化面广量大、复杂艰巨,必须坚持数字赋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通过智慧化实现加速发展、融合发展。

信息化管理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打造“智慧鄂北”的基本要求。

《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坚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加快推进鄂北工程调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建设进度,完成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在汉调度中心和机房改造、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安装及数据率定、校核等建设任务和封江口水库关键节点的通信保障项目,制定高度运行管理系统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工程取水、分水、用水全自动化监控管理及水资源调度自动化、智能化。

9月21日,鄂北二期工程在孝感市孝昌县开工。 (李生云 李旭博 摄)

同时,紧盯数字孪生流域工程建设目标,构建数字化平台体系,实现“少人值守,远程可控”,有效提升鄂北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智慧水利建设支撑和驱动新阶段高质量发展。

图片由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提供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