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金秋十月的黄石,为何总是这么美?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14:51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吕游

通讯员 胡铷烜

黄石,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和光阴的味道氤氲其中,历史的长河沉淀出这座城市悠久而灿烂的工业文化。

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江南明珠,青山与绿水相映,自然与人文相交,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这座城市四季宜游的无限魅力。

磁湖一景 杭州路、鲇鱼墩

东方揽胜、西塞怀古、磁湖泛舟、网湖观鸟,极目天空之城,畅游千岛仙湖;古矿探幽、天坑称奇、华新寻味、奥体圆梦,入目皆景,人文荟萃,感叹炉火不熄,寻觅工业乡愁。

阳新七峰山

迈进新时代,黄石以全域旅游视野谋划文旅事业发展,以“一心引领、一环串联、六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强大气魄拉开旅游空间结构,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东部生态文旅城。

放眼望去,一条五彩斑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正在东楚大地次第铺展开来,犹如起舞的长龙,在文旅高质量发展中构筑起独特的“诗和远方”。

擦亮文旅品牌,提升产品灵气

倚靠绿涛似海的幕阜山,国家4A级景区——阳新县仙岛湖以绿色湖水为背景,犹如挥毫泼墨所作的巨幅立体山水画,一千余座形态各异的绿色岛屿如翡翠般散落在巨大的清透湖面上,形成岛浮水中、水绕岛戏、雾云相衬、水天一色的盎然生机和动静轮回。

鸟瞰仙岛湖

“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高质量发展贯穿其中,以山水带动产业融合,以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阳新县王英镇镇长曹源介绍说,近年来该镇旅游红利不断释放,仙岛湖景区自2019年营业至今,累计接待游客35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慢不得、等不得,依托仙岛湖的好山好水,天空之城景区、仙湖画廊云水居帐篷营地等一大批特色景点、生态民宿纷纷闪耀登场,清晨望红日破雾,傍晚看霞光万丈,登船赏“仙岛”美景,踏云观千岛竞秀,仙岛湖正以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为进入全省文旅发展第一方阵提供新思路。

仙岛湖风景区全域旅游的蓬勃态势,仅仅是我市近年来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围绕资源开发和核心吸引物打造,黄石在加强项目建设、提升文旅品质上下功夫,深入推进黄石文旅“五个一”工程——

加快建设一个主题乐园,将卡乐星球打造成为黄石文旅新引擎;活化利用一批工业文化,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提升一批山水生态景区,突出做好“两山两湖”(东方山、西塞山,仙岛湖、大冶湖)文章;新建一批城市书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擦亮推广一台戏,推进阳新采茶戏等非遗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

卡乐星球烟花秀

文旅兴,百业旺。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黄石精准施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开展金融支持文旅专项行动,出台《黄石市旅游企业贴息帮扶实施方案》,落实旅游企业贷款延期、缓交社保费等帮扶纾困政策,全力稳住市场主体。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文旅底盘,遴选10个市级重点项目、5个省厅重点项目,实行县级干部挂点联系制度,加强统筹调度和包保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服务,深化文旅市场包容审慎监管,下放26项行政审批职权事项,方便文旅企业和市民群众办事,激活文旅市场活力。

“我们积极引导文旅产业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丰富文旅内涵、提高服务品质,力争在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创建上有新突破,通过品牌带动,充分释放文旅产业的联动效应。”黄石市文旅局局长肖婷表示。

丰富文旅业态,增强融合底气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耸立于“三楚第一山”东方山之巅的东昌阁,每日都有百余名专业演员身在其中倾情演绎一幕幕盛唐奇幻故事。游客不仅可以经历“穿越唐朝”的非凡体验饱览盛唐风采,还可以游玩投壶、射箭、弈棋等中华传统游乐项目。自今年“五一”开业以来,东昌阁已接待游客2.03万人次,其中就有不少前来开展研学的中小学生。

东方山

“在游中有学,在行中思,东昌阁提供的沉浸式体验,能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亲身感悟传统文化。”赴东昌阁的短暂研学旅行,给铜都小学德育处教师黄芳芳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消费升级和新一代消费主力的崛起,人们对文旅产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出游,旅游也早已从单纯的游玩发展到了“吃住行游购娱”多元融合的综合产业,只有各个产业各尽所能,才能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昌阁沉浸式演艺

告别夏季热情似火,且看秋日云卷云舒。大冶市刘仁八镇绿树葱茏、灵峰竞秀,婉转鸟鸣让这处自然生态景观愈显静谧之美,也吸引了退役军人刘合伍返乡创业。刘合伍创立了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带领乡亲们经历十余年筚路蓝缕的建设,让全村人都吃上了“旅游饭”。

龙凤山

“过去旅游产品单一,参观内容和文化内涵少,游客来了也待不长。”大冶市龙凤山旅游景区总经理刘佳奇表示,景区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红色文化、感恩文化、农耕文化,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包装特色文旅项目,在群山中打造了一个集种植养殖业、休闲观光、户外拓展、乡村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游客接待量也从2012年的5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1.37亿元。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黄石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行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文旅产品不断丰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华新1907文化公园”

华新水泥厂旧址作为“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边修旧如旧,陈列着各类水泥生产设施设备等工业文物的传统水泥厂,一边顺势改造,变身极具国潮风格的创意园区和现代休闲空间。

5月份,随着“华新1907文化公园”重装开园,“又见华新”文化市集、“华新1907”磁湖文化节、先锋书店图书联展、黄石市工业文明展、“三窑两间”工业遗产保护展等系列活动纷纷亮相,仅“五一”小长假就接待游客7.2万人次,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

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黄石不断整合资源,深化文旅融合,利用老矿、老厂、老街、老码头、老路等“五老”遗址遗迹,打造一批工业旅游景区、文化街区、主题公园和博物馆,开发一批沉浸式工业文化体验产品和项目,再现“青铜古都”“钢铁摇篮”的工业文化魅力。

深入挖掘和彰显红色基因内涵,创新呈现形式,擦亮红色地标,充分展示旅游区的红色品牌实力,陆续推出红色旅游线路15条,打造红色旅游景点112个,接待25万余人(次),推动红色旧址亮起来、红色人物立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受到广大游客的广泛认可。

“外修”颜值,“内修”气质,黄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被列入湖北省首批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促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9月23日,随着黄石城市书房青山湖社区分馆的开馆,黄石城市书房数目已达5家,“十五分钟阅读圈”初见雏形。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创新的图书陈列方式和文艺范十足的装修风格,都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前来“打卡”,一座座城市书房不仅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触角,赓续着城市文化血脉,也成为文化休闲的“网红之地”,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城市的文化品质。

推进融圈入群,提升城市人气

今年6月召开的省党代会提出“重点建设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作为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如何深耕城市禀赋优势,融圈入群,打造武汉都市圈东部生态文旅城?

研学热门目的地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造势而胜,黄石文旅人用不断的努力给出了答案——

以高频次、高曝光的媒体宣传和高规格、高人气的节会宣传,促进文旅市场加速回暖,有效扩大黄石文旅“朋友圈”,提升旅游人气和消费信心,擦亮“山水园林市 最美工业城”品牌。创新宣传推广模式,形成高密度、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推介网络,进行顶级引流和精准营销。在春节、“五一”、暑期、“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借助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积极策划系列主题宣传,始终保持黄石文旅“有声有色”。

中秋小长假景区人气旺

争取湖北省文旅厅支持,在武汉高铁站进行3个月线下实地免费宣推,加大了黄石文旅在高铁等重要客运枢纽宣传力度,提升外地游客比重。

积极拓展武汉都市圈客源,通过参加各类展会节会,加强与黄冈、鄂州、咸宁等周边城市联动,推进线路互联、市场共推、客源互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瞄准花湖机场,加强与湖北国际物流机场、南方航空、厦门航空的沟通和对接,积极拓展“航空+文旅”市场。

清凉一夏游黄石启动仪式

发挥旅游企业主体作用,强化市场思维,引导天空之城、东昌阁、卡乐星球、滴水涯等热门景区主动走向宣传推广一线,根据客源市场结构,推出游住购促销“套餐”,宣推优质旅游线路和产品。

诚邀八方客,畅游好风光。

黄石积极组织团队参加“极目楚天 畅游湖北”文旅宣传推介会,先后走进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地,从黄石市特色旅游资源出发,向全国人民发出诚挚的邀约。

山水园林生态黄石、工业秀带文博黄石、不忘初心红色黄石、美丽乡村田园黄石、春华秋实丰收黄石5条特色精品线路相继发布,各式各样文旅大礼包、“引客入黄”奖补政策纷纷出炉,促进黄石文旅开门引进来、迈步走出去。

“通过推介活动,安徽旅行社和游客对黄石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未来我们将不断推进两地文旅合作交流,让更多安徽游客打卡黄石。”安徽中青旅总经理王利表示。

风景这边独好。“我们将坚持宣传推介,聚焦武汉及周边市场,加强包装策划,打造立体宣传矩阵,讲好黄石文旅故事,展示黄石美好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来黄,为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东部生态文旅城,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贡献文旅力量。”肖婷表示。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