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自救”出圈的南京红山动物园:被业界视作国内最好的动物园,有偿“云认养”获巨大关注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5日19:12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张奇

作为国内首个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似乎一直有些“不走寻常路”。最近,这家动物园又因为开放线上动物直播,和有偿的“云认养”而走红,一度被网友调侃是“穷到揭不开锅”。

红山动物园近几年所做的改变不止如此,园方还开发了动物公仔、钥匙扣等周边产品,开通了在线商城卖货等。因为动物园受到几轮疫情闭园导致游客锐减的影响,园方所做的上述措施被外界视作“自救”,这也为动物园带来了更多名气。

11月14日,在南京红山动物园里,有不少从外地专程赶来的游客,而这里的动物们看上去十分悠闲自在,“比人更舒服”。

在业界人士看来,红山动物园一直在努力为圈养的动物营造接近野生的环境,使动物展现出更多自然行为。园长沈志军也表示,园方希望让游客在参观时,感受物种原本的生存环境,进而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极目新闻记者张奇摄)

爆火的有偿云认养

过去一段时间来,线上动物直播和“云认养”活动让红山动物园获得了巨大关注。最为直接的证明是,在周末的一场例行直播中,观众最多时达到了数十万。

不少网友参与了红山动物园的“云认养”活动:网友“明开夜合盒子”与闺蜜一起认养了猞猁“二王”、“v毫米v”认养了孟加拉白虎“古采尼”、“阿雯要放轻松”认养了野猪“小桑”……

认养程序(图片来源: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公众号)

事实上,早在2001年,红山动物园就曾在线下开展认养活动,参与者仅限在南京当地。到了2021年,园方开通了线上认养的微信小程序,开放了动物认养。

11月8日,园长沈志军回应媒体称,开放动物认养既是为了科普,也是为了增强互动。这是一项生命教育项目,红山动物园本着尊重动物、敬畏自然、为动物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初衷,通过动物展示,传递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受到公众喜爱和认可。爱心认养项目,让热爱动物的朋友也能够参与到保护动物的实际行动中来,“我觉得我们是相互奔赴,共同提升的一个过程。”

可供认养的动物(图片来源: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公众号)

在红山动物园动物认养的小程序中,可供认养的动物包括川金丝猴、美洲狮、考拉、火烈鸟等,每只都有自己的照片、年龄、性别,以及性格简介。比如,11岁的双角犀鸟“红眼”有责任心、顾家、爱老婆,7岁的川金丝猴“金小萌”胆子大、有亲和力、聪颖、是个急性子,20岁的“京妞”是一只“沉稳,有心机”的鸟……认养者确认认养后就可以收到纸质认养证书一份、幕后探险体验一次,定期的动物生活近况反馈等。

不同动物有偿认养的价格不同,一般在每年800至3500元。而家庭认养收费比个人认养要更高,比如长臂猿,个人认养收费为每年2000元,家庭认养则是2500元。

网友“辣条”来自广东。今年11月,她注意到红山动物园云认养的活动,花了1500元认养了一只金钱豹“越越”,认养期限是一年。“辣条”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喜欢猫咪及猫科动物,但不喜欢去动物园,云认养动物这种模式很适合她。选择认养的动物前,她曾在东北虎“图图”、东北虎“咖啡”、“越越”之间犹豫,最终选择“越越”是因为“它的照片是倒过来的,实在太可爱”。

网友“辣条”认养的金钱豹“越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认养后,“辣条”收到了金钱豹“越越”的生活近况:2022年7月12日,在酷热难耐的白天,猫科馆的好伙伴们纷纷躲在阴凉的地方,俏皮的“越越”翘起了脚,摆出优美的姿势乘凉。10月12日,猫科馆最近的栖架都是重新搭建的,“越越”质检员正在测试着新的栖架,质量挺好过关……

“辣条”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等有空时会去南京亲眼看一看认养的“越越”。

“越越”的生活近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游客慕名而来

11月13日和1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见到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来自安徽的大学生封同学十年前曾到过红山动物园,最近在短视频网站和朋友圈看到了红山动物园云认养动物和直播的消息,便趁着空隙前来南京感受这里的变化。一对闺蜜从福建厦门前来南京,关注到红山动物园拒绝动物表演的立场,为动物提供了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而非水泥地笼舍,特意前来体验。

一名大学生则是在网上看到红山动物园猴子在河中戏水“划船”的视频,觉得很有趣,特意从安徽合肥赶来动物园。

还有一名游客是动物认养者,因为学习动物相关专业,他在2020年认养了一只东北虎“图图”,收到了纸质的认养证书。这是他第一次到动物园来,准备看看自己认养的这只东北虎。

游客前来动物园游玩(极目新闻记者张奇摄)

研究生廖同学家住红山动物园旁边,从小就经常到红山动物园游玩。在她眼中,红山动物园提供的笼舍原来都是传统的笼子,与别的动物园没有区别。近些年来,很多场馆进行了升级,依靠原本地形给动物构建自然的生存环境,“比如獐麂坡可以看到完全舒展的獐子和小麂,细尾獴展区有很深的土层让它们自己挖洞,美洲豹喜欢水,展区有非常大的水池,北门湖有一片圈起来不能进去的草坪,是杜绝游客打扰给野鸟繁殖用的。”

廖同学了解到,近期动物园开启了动物认养活动,她打算等发了奖学金就和好友一起组团认养,中意的是本土物种獐子。

极目新闻记者也注意到,在新开辟的高黎贡景区,园方参考云南省西北部的高黎贡山区地貌,景区由高山峡谷、丛林、溪流等组成,小熊猫、白眉长臂猿、双角犀鸟等动物在这里生活。活泼的白眉长臂猿在丛林间荡来荡去,时不时嚎叫几声,声音听上去像是有人在故意模仿,或是用下巴敲玻璃窗,与窗外游客互动。

园长沈志军接受新周刊采访时称,在红山动物园里,动物拥有探索的权利。动物园在最初设计的过程中,就预留了分配通道,动物每天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同的动物需求也有所差异,对于群居动物,要给它们创造一个交朋友的机会。对于濒危动物,要尽可能多地给它们繁衍的机会,让族群能够延续下去。园方不会强制动物必须待在某个空间,它有权利选择不想被游客看到,因此在场馆设计时,园方特别安放了许多的丰容物,比如,除了相对固定的假山、林木、洞穴、水池,还有经常变换的栖架、绳网、软梯、秋千等,这为它们营造了一定的玩耍、私密空间。

动物园的小熊猫(图片来源: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官博)

一场出圈的“自救”行动

这并不是红山动物园第一次“出圈”。

2020年7月,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曾做了一场时长30分钟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有人说疫情后会有报复性出游,可我等了三个多月,还没有多少人来报复我”。到2021年年初,一篇关于沈志军与动物园的长文报道,让这位上任13年的园长与动物园一起获得关注。因为这句“求报复”,沈志军成为有名的“网红园长”。

据谷雨实验室报道,沈志军是在2008年成为园长的。在他上任前,红山动物园还是一个没有太多人关注的动物园。沈志军初到红山动物园时,很多动物在笼子里关久了,显得很呆板,眼神会木然地绕着一个相同的轨迹转圈。看到笼子里被圈禁的那些动物,沈志军本能地想做点什么,让它们过得好一些。十多年里,红山动物园从籍籍无名一步步变成国内最好的动物园之一。

但动物园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游客锐减,作为全国唯一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动物园,红山动物园80%以上的收入来自门票,2020全年一共亏损了3000多万,占到往年收入的40%。为了省下费用保证园内动物的饲料供应,沈志军考虑很久后扣下了员工半年绩效,2020年有20多个员工离开了动物园。

为了“自救”,园方会在周末,以及闭园期间开启直播,带观众看园内的动物。园方在2021年开通了有偿“云认养”活动。此外,动物园还开发了动物公仔、钥匙扣等周边产品,上线网络Zoo商城卖货。

动物园内售卖的公仔等周边(极目新闻记者张奇摄)

新周刊报道称,在2020年那次演讲过去两年后,沈志军发现,除了园区建设带来的变化,他们更加欣慰的是公众对于红山动物园的认知越来越高,认可度也得到了提升。体现在游客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大部分游客是儿童和老年人,到如今年轻人占比接近四成。沈志军说,年轻人群体有着良好的知识背景和素质,接受能力很强。以前存在部分游客拍展区玻璃、大声喧哗吵醒动物的问题,如今这种现象基本上看不到了,私自对动物进行投喂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少。他曾经看到有位老人想给动物投喂苹果、橘子,被身旁的小朋友制止了。这让他非常欣慰和感动,红山动物园始终坚持影响公众、引导公众保护动物的路没有白走。

国内最好的动物园

科普作家、动物园爱好者花蚀曾花费四个月时间,去过中国的41座城市,逛遍56座动物园,行程结束后,花蚀写就一本点评国内动物园的书,他在书中将红山动物园评价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好的公立动物园之一。近日,花蚀发文对红山动物园的线上认养活动表达了支持。

在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卓诚看来,在动物丰容方面,红山动物园走在全国前列,是大陆地区做得最好的一家。(注:丰容,动物园术语,指在圈养条件下,根据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原栖息地环境特点,通过采取食物和环境等方面的刺激,使动物展示出更多自然行为,恢复其原有天性。)

周卓诚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丰容的途径主要包括环境丰容、食物丰容、感知丰容、认知丰容及社群丰容五大方面。最为直观的,红山动物园内如植被、溪流、高山峡谷等在内的布置,都是在尽可能营造出接近野外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游客可以看到动物在园内的生活相对悠闲自在,动物的状态也无限接近于野外,这正是丰容需要达到的实际效果。

动物园的考拉(图片来源: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官博)

不过,也正是因为动物的状态无限接近于野外,游客们或许需要“一定的运气”才能见到心仪的动物。游客们如果能了解动物的习性,掌握它们活跃的规律,就能看到不一样的精彩,“早上天亮后过一两个小时,气温比夜间有所上升,一般来说动物在这个时间点是最活跃的。”

周卓诚介绍,动物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定位成是做动物展示的,如今逐渐被业界广受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动物园还有科普教育的用途。动物展示的目的是让游客了解自然界动物的种类,观看动物的外形。事实上,动物园更应该向游客传递动物保护的相应知识,游客置身其中,了解个人如何能做到对动物的保护,“把动物关在水泥地的笼舍里,让它们表演,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在《红山动物园是我家》一书中,沈志军曾表示动物园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让公众从认识慢慢发展到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动物。

在沈志军看来,动物园拥有一种魅力,它是活体动物的博物馆,游客不用远行,在这里就可以领略到来自世界各地神奇生命的魅力。红山动物园会为这些美丽神奇的生命模拟野外栖息地的环境,待游客前来参观时,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种原本的生存环境。园方也会巧妙地向公众传递一些信息,诸如该物种目前的生存境况、遇到的困境、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还会介绍某个物种的栖息地出现破碎化、被挤压的情况,背后可能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采矿、砍伐森林、修水电站等活动。“游客看到这些,自然会思考怎样改变人类的行为,怎样去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