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十堰市先后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据初步测算,目前十堰的生态价值大约为11.11万亿元。
2022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定位,赋予十堰新的使命担当。12月28日,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澍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在说·深耕厚植 增创优势”系列在线访谈,介绍该市厚植绿色低碳发展底色的有关情况。
访谈现场
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澍
访谈中,张澍介绍,近年来,十堰坚持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经过多年的奋斗,十堰的生态优势更加明显,十堰的生态价值更加彰显。据初步测算,目前十堰的生态价值大约为11.11万亿元。
1
十堰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什么样的战略地位?
十堰位于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纯调水区,是山水形胜之地、国家战略要地和汉江流域生态之城。
2
十堰为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做了哪些工作?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是十堰最大的政治责任。多年来,十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殷殷嘱托,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治污、管污”并重,“保护、修复”齐抓,全域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强化工业污染管控,妥善处理工业废水;系统攻坚重点河流,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防范化解环境风险;创新治水体制机制,健全工作保障体系。
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6项达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十堰过去五条不达标河流条条变清流,其中官山河、犟河、剑河持续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标准,泗河水质目前已达到Ⅲ类,神定河水质达到Ⅳ类,“五河”治理被列入全国黑臭水体治理典型。
全市23个国控考核断面达到优良个数22个,占比95.7%。
3
十堰如何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省委赋予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战略任务,十堰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
在全省划定十堰市1个一级流域和2个二级流域片区的基础上,科学划定三级流域片区和四级管控单元,强化生态环境容量和减污降碳硬约束,从流域系统性和生态整体性出发,聚焦汉江干流和12条入库支流流域,实施水质稳定达标、库区总磷控制、入河排污口整治、垃圾焚烧处理、库周和岸线整治、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库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十大行动”,不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十堰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