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华科大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尤政院士寄语——在时代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建功立业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0日15:40 来源: 湖北日报

6月20日上午8点半,华中科技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光谷体育馆举行。7000余名毕业生济济一堂,在母校的牵挂与祝福中即将踏上新征途。

充满深情的歌声后,典礼拉开序幕,每个学院方阵逐一喊出震耳的口号,气势强大,激动人心,让线上线下观看直播的人们也沉浸其中,感受到“青春的力量”。

“华科大如同一片广袤包容、营养丰富的土壤,让我们能够尽情拥抱‘不设限’的大学生活,绽放绚丽青春之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实验班1901班同学王腾作为毕业生代表,以自己的四年大学经历,讲述她的感恩、她的奋斗,以及母校给予她的力量。

集成电路学院缪向水教授本硕博都在华科大完成,此次作为教师代表,他真诚地说“这是我人生中最恣意、最美好的岁月”。2007年,缪向水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母校任教,并从事存储器芯片相关研究。十六年来,团队研发出我国首款三维相变存储器芯片,实现了存储器芯片技术的突破。他坦言:同学们,走出校园的你们,面对的是更开阔的赛道、是更漫长的征途,希望大家能先摆脱或畏惧、或自满、或佛系的心态,再跨越温室的环境、本领的瓶颈与远方的险阻。知之非艰、行之惟难,只有勇于走出“舒适圈”,破除路径依赖,才能不断登上新的高峰。

校友代表、 船海系2000届本科生吴刚希望学弟学妹们“胸怀天下、从此做起”。20多年前,他从华科大整装出发,走进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一干就是20多年。“选择那里,是因为在我就读期间,时任校长杨叔子院士所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校秉持培育的‘家国情怀’,教育我们要做‘爱国与创新意识兼备’的大学生。那些年香港、澳门陆续回归,世界风云跌宕,也让我们意识到,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经济、文化、国防、科技等实力的壮大,‘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不惧怕任何挑战……”

“同学们,你们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奔赴新的赛场,回望1037号森林的时光,每一天都值得回味和珍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以《顶天立地 追求卓越——在时代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建功立业》为题,为毕业生送上最后的叮咛。

“在时代大舞台上,要有理想,坚定信念爱党报国。”他以李德群院士为代表的华科大前辈先贤为例,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读懂“青春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中升华人格、实现价值。

“在时代大舞台上,要敢担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他讲到,吴刚校友和团队用近10年时间研发设计国际领先的“雪龙2”号,填补了我国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大大加快了极地科考事业的进程。计算机学院廖小飞教授十几年来秉持“踏踏实实做好数据处理系统研究”的理念,和团队师生一起不断在新型加速器和系统软件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图计算等各类典型大数据处理带来“硬核”支撑。他们是华科大人敢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生动写照。同学们要接续传承,特别是你们当中60%以上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在今后的科研阶段,要坚持深耕基础领域研究、突破重大关键科技,担当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敢于创新、勇于创造,展现新时代答卷人的风采与智慧。

“在时代大舞台上,要能吃苦,磨砺意志锤炼本领。”他以华科大七十多年奋斗历程为例,以管理学院李蔚颖同学自强勇敢、勤学思进为例,希望同学们不畏困难、不惧风雨,为自我成长肯吃苦,为党的事业乐吃苦,为人民幸福爱吃苦,在“自找苦吃”的过程中,磨砺意志、提高本领、施展才干。

“在时代大舞台上,要肯奋斗,扎根大地筑梦未来。”全国“最美医生”、华科大1998届同济医学院校友朱兰,主动选择做一名社区医生,坚持25年扎根一线;2021届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毕业生赵麒皓,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坚定奋斗方向、贡献青春力量。“心怀人民,胸怀天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华科大人的奋斗身影。”他希望同学们要拿好接力棒,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实现“强国一代”到“强国有我”的升华,在披荆斩棘中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最后,尤校长殷殷嘱托:“离别将至,再道离别。同学们,真诚地祝福你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在所有期待的未来,华科大会继续一路支持和陪伴,一起让梦想开花,母校始终是你们坚实的后方和永远的家!”

今年的毕业典礼,华中科技大学设置了18个拨穗台,由校领导、院士和学位委员会教师为毕业生一对一授予学位,并且毕业生们将拥有一张专属于自己的拨穗合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高翔)

【责任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