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暨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正在省内掀起一股澎湃的文艺热潮。一个月来,来自江苏各基层院团的20多部剧目,在各个城市间穿梭,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排练、装台、演出,这一边,文艺工作者忙得不亦乐乎;看戏、追“星”、分享感受,那一边,观众心满意足地享受着文化大餐。这场流动的文艺盛宴,从剧目选择到舞台呈现,每部剧都精心打磨,全方位、多维度描绘出江苏文艺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生动画卷。跟随这些作品,基层观众仿佛踏上了一场奇妙的文艺之旅,尽情享受艺术带来的欢乐、美好与感动。
传承红色基因,
创造新时代的艺术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精选出这两年我省各文艺院团创作生产的20台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剧目。无论是京剧《骆驼祥子》、青春版《牡丹亭》这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经典剧目,还是锡剧《装台》、淮剧《小镇》、滑稽戏《顾家姆妈》等反映当下生活的现实题材之作,均意蕴丰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
5月29日,刚刚率队参加完“梅花奖”终评的施夏明,马不停蹄地亮相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暨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现场。昆曲《瞿秋白》这场演出是施夏明的“摘梅”之作,也是他获得梅花奖后的首场演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全情投入,用细腻真挚的表演和不俗的唱功,诠释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美,更彰显出江苏文艺工作者的当代传承。江苏省昆剧院于2021年就开始着手创排这部昆剧,几经打磨,无论在剧本、表演及舞美上,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天舞台上汇聚了五朵“梅花”的全明星阵容,更是让现场观众忍不住感慨:“满台梅花奖,想不出圈都难啊!”
不仅仅是《瞿秋白》,巡演中,一大波红色剧目的轮番亮相,使当下的“我们”跟百年前的革命先贤在同一“场域”中相遇,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京剧《梅园往事》以周恩来在南京谈判的故事为主题,记录了1946年5月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到南京进驻梅园新村,与国民党代表、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艰难谈判6个月的历史;话剧《雨花台》以雨花英烈事迹为创作素材,讲述了恽代英、冷少农、许包野、施滉等烈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守内心信仰,顽强不屈的精神,彰显了信仰的力量;锡剧《涓生之路》将笔触聚焦旧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刻画了以涓生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沉沦与觉醒,将100年前进步青年的形象再现当下舞台。
“离开美国的帮助,共产党的目标能实现吗?”舞台上,马歇尔抛出质疑,周恩来斩钉截铁地回答:“能,一定!请往前看。”随后,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京剧《梅园往事》中的这一幕,让台下观众热泪盈眶,淮安长荣京剧院的演员贾玉龙动情地说:“《梅园往事》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峥嵘历史,更是一次触及心灵的思想洗礼,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与坚定信仰,引导着我们一路前行。”
这些作品不仅仅再现历史,更呈现出人物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世界,传递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扎根生活,
挖掘现实生活的“宝藏”
如何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舞台艺术作品的水准?巡演舞台上,一部部洋溢着浓烈的泥土气息、生活气息、时代气息的现实题材作品,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江苏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累累硕果。
卧鱼岛,是长江临近出海口处冲积出的一个小岛,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深情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小岛上的人们从贫困到富裕、从捕鱼人到护鱼人、从破坏长江生态到共同推进长江生态修复、建设美好家园的沧桑巨变的故事。为了让作品更贴近现实,主创团队曾多次赴南通长江沿线采风,采访守岛渔民,深入长江生态修复保护一线进行素材搜集。
在这部话剧巡演时,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注意到——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的面部表情随着剧情时而严肃忧伤,时而开心快慰,“一部话剧能够如此‘拉扯’观众情绪,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实在太不容易了!”他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部剧的走心,艺术呈现方式新颖,悬念设计巧妙。最重要的是,剧中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修复,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休戚相关,剧中的内容能与他们共情共鸣。
巡演中,一批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作品,展现了江苏大地上自强不息、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
舞剧《朱自清》以一代文学大家朱自清为题材,生动展现了他为人师的认真、为人子的孝敬、为人夫的体贴、为人父的慈爱、为人友的真诚,用他高尚的人格、具有英雄气概的民族精神诠释“如何做人”;舞剧《歌唱祖国》讲述王莘先生创作歌曲《歌唱祖国》的传奇故事,让观众在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舞美氛围中,感受王莘一生的命运起伏;滑稽戏《顾家姆妈》取材于苏州一个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进城打工的普通保姆在艰难岁月里靠一己之力,抚养一对被抛弃的龙凤胎长大成人的故事。戏中体现出一位普通人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良善和道德的光辉,触动了观众心灵深处的情感。
淮剧《小镇》《范公堤》、苏剧《国鼎魂》、扬剧《郑板桥》、滑稽戏《黑皮书记》、锡剧《装台》……一部部精彩的江苏地方戏剧目也乘着巡演“东风”,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创新传播方式,
让更多人共享艺术之果
艺术是点亮生活的一道光,如何让这道光更多地照进人们的生活?江苏省文旅厅通过降低票价等惠民举措,让更多基层群众有机会走进剧场。最高票价仅80元!让很多观众大呼意外,直叹太幸福了!
这次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不仅在剧目质量上精挑细选,还特别重视艺术评论的引领和审美的引导。通过专家评论、记者快评、大众微评的“组合模式”,多视角多维度地呈现出剧目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专家评论,提供专业、精准的文艺评论,同时也为剧目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提供指导意见;记者快评,让更多普通观众了解剧情,加深对艺术创品的认知和体验,提升鉴赏水平;大众微评,让普通观众畅谈观剧感受,院团也能从中更真实地了解观众对于演出的直接感受和反馈。
“舞台艺术和电影不一样,评论是其中重要一环,剧团可以根据专家、观众的意见不断修改,这次巡演增加了评论环节,这对我们戏曲创作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江苏著名编剧袁连成常年创作农村题材现代戏,作为一名基层编剧,他的感受是:“我们往往有生活、有技术,但缺少创作理论,艺术评论找准了基层作者书写的短板。无论是专家评论、记者快评,还是观众微评,每一篇点评都洋溢着智慧与真情,总结经验与不足,能够帮我们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这次巡演采用“剧场演出+线上演播”的观演模式,剧目在线下演出的同时,通过“水韵江苏”全媒体、我苏网、荔枝网、江苏公共文化云等省级平台进行线上同步直播,线上直播打破了时空限制,极大提升和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有网友表示,直播不仅能看清楚演员的妆容、动作乃至细微的表情,而且不同景别的切换,让观众拥有比剧院现场观剧更丰富的视角,可以全方位体验舞台艺术的魅力。“剧场演出+线上演播”的观演形式,为艺术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记者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