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在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他们以顽强的意志最终赢得胜利,体现出中国军人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勇气概,展示出中国人民誓死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件件饱经战火的武器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当中有许多来自抗美援朝战场。一支普通步枪、一门老式迫击炮,记录了志愿军神枪手、神炮手的殊死经历和耀眼战绩。
这是一支常规步兵装备的苏制莫辛—纳甘式步枪,它并没有影视剧中配备瞄准镜的狙击步枪那种酷冷外表和高超性能,但就是用它,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创下令敌胆寒的狙击纪录,荣立特等功。
志愿军老战士张桃芳儿子 张军:在31天的阻击战斗中,能以436发子弹毙敌214名,战绩显著,并能介绍推广经验,培养新的狙击手,对冷枪杀敌起有推动作用。
张桃芳出生于江苏兴化,由于家庭贫苦,从小练就一手鱼叉捕鱼的绝活儿。1951年,刚满20岁的他报名参军,凭着叉鱼练出的准头儿和昼夜勤学苦练,张桃芳很快成为优秀射手。当时正逢志愿军采用冷枪冷炮新战术,他很快大显身手。1953年1月,张桃芳所在的第24军214团奉命坚守上甘岭597.9高地7号阵地。最初22天里,张桃芳就用247发子弹歼敌71人,一时震惊敌营。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黄建江:敌人龟缩于工事当中,连解手都不敢出来,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写的《韩国战争史》就将537.7高地北山称为“狙击棱线”。这足以说明了志愿军在上甘岭的狙击作战给美军和韩军以极大的杀伤和心理的震撼。
美军紧急抽调专业狙击手前来增援,年轻的张桃芳面临一场凶险对决。一次,他刚到潜伏位置就被发现,一颗子弹从头顶呼啸而过,他挑起一个破钢盔想诱敌,但对手根本不上当。随后,张桃芳俯身快速穿过交通壕转换阵地,马上敌人的枪又响了,他假装中弹倒地,暂时骗过对手。等他慢慢找到敌人位置时,对方却又先他一步开火,就这样几番试探和较量后,张桃芳乘敌人射击间歇快速出枪、果断扣下扳机,这次,双方的枪几乎同时响了。
志愿军老战士 张桃芳(生前采访):当时我打出去的这一枪,打中了,敌人的狙击枪也响了。他在我后面,稍后一点,打来的子弹爆起来,打在我脸上,我实际上好好的,没事,敌人倒下了。
张桃芳凭着高超的本领和果敢的勇气,不但越战越勇,创下歼敌214名的志愿军单兵纪录,还带动了100多名神枪手锻炼成长。而在当时,志愿军不但武器简陋,各种条件也极为困难,长时间摸爬滚打,张桃芳的军衣军鞋都已千疮百孔,军长皮定均特意把自己的一双新军鞋送给他,对张桃芳来说,这已是莫大的奖励。
志愿军老战士张桃芳儿子 张军:狭路相逢勇者胜。考验的是坚强的毅力,不可战胜的决心,我们武器不如人家,但是我们有一种精神,宁可战死,也要把敌人打死。
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另一件珍贵藏品,一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定型的82毫米口径迫击炮,在朝鲜战场,面对敌人的飞机坦克重炮,这种轻型火炮已经是志愿军步兵主要的重火力了,唐章洪就是用它,创造了另一个战场奇迹。那是1952年10月在上甘岭的一场战斗中,面对敌人疯狂的炮火,15军135团唐章洪炮组沉着应战,他们每打十几发就要变换位置,对敌人进行精准反击,忽然,一发炮弹在阵位附近爆炸。
志愿军老战士 唐章洪:那个冲击波溅起的石头土块就把我埋在工事里面了,人被砸昏了,苏醒过来以后,我就问炮怎么样?他们说炮还埋在工事里面,我就赶快往工事里面爬,当时还流血不止。
这时,传来主峰告急急需火力支援的命令,而挖出的炮架却被炸坏,唐章洪一咬牙,用右腿屈膝支撑起40多公斤的炮身,用手扶稳炮管,还把炮弹底火加到最大装药量,就这样,忍着伤痛不顾危险,把一发发沾染鲜血的炮弹射向敌群,有力支援了主峰战斗的胜利。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唐章洪靠平时练就的高超技术和无惧生死的战斗决心,单炮歼敌420多人,个人荣立特等功。
志愿军老战士 唐章洪:敌人对我们这种舍生忘死的勇敢精神,他们很不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卫和平,为了正义而战。我们的战士能够战无不胜,能够攻必克、守必固。
年轻的军队,年轻的战士,面对强敌毫不退缩,打出了举世震惊的光辉战绩。这是辽宁丹东浪头镇的浪头机场,距离中朝边境线的直线距离5589米。70多年前,组建仅半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英勇起飞,揭开了空中反击的序幕。
1951年6月,敌人在地面战场和谈判桌上都占不到便宜,企图用空中优势,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发动“绞杀战”。志愿军空4师首批起飞迎击,与敌展开上百架机群的空中大拼杀,第一次参加空战的飞行员刘涌新如猛虎般单机冲入敌6机机群,一举创造首次击落美军最新型佩刀式f-86战斗机的纪录,自己最终壮烈牺牲。
中国志愿军原空4师 陶伟:我觉得空中拼刺刀的话,体现了奋不顾身,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还有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血性,就是豁上了,就是我不顾一切,我要给你打掉。
志愿军飞行员以空中拼刺刀的无畏果敢,同时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技战术水平快速成长。空4师飞行员李永泰曾在敌人4机围攻、中弹50多处的情况下安全返航,被誉为“空中坦克”。飞行员张积慧面对8架敌机,与僚机密切协同,紧紧咬住带队长机,追到600米处三炮齐发,这次击落的,是二战中曾参加过266次空战的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而当时张积慧的飞行时数仅仅100余小时。
空军军史专家 王水根:当时远东空军司令威兰发表了一个特别声明,他讲,戴维斯被击毙是对远东空军一次大的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整个志愿军空军叫技术涨一分,信心长三寸,不断在实战中锻炼成长,打败了敌人。
当年,志愿军是以“钢少气多”的气概打败了“钢多气少”的敌人。70年后的今天,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人民军队更无惧任何强权。地面,铁甲洪流不可阻挡,海上,新锐战舰森严列阵,空中,隐身战鹰傲视苍穹,新一代中国军人,誓将传扬先辈的精神与光荣,履行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神圣使命。
空军航空兵某旅 谢志奇:我们部队是在战火上诞生、在艰苦中起步、在困难里成长起来的,我们要把老一辈英雄的接力棒稳稳地接到我们手里,磨砺出让敌闻风丧胆的硬本领,做到随时能起、随时能战、战则能胜。
(总台央视记者 韩冰 刘洁 林琳 山东台 江苏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