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黄美琴 张新宇 方菲)7月23日至26日,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菲老师带队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中国“农耕圣地”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开展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对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白鹿春养殖基地、湖北省金色农谷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教育文化和旅游局、屈陶文创产业园、月宝山村进行走访调研,用脚丈量,用心感知,深入田野考察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用实践调研践行华农师生的使命担当。
走进农耕遗址,探寻文明起源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7月23日,实践团队来到了首“屈”一指的农耕“圣地”:长江中游文明重要大遗址——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内有稻作遗存和居址、陶窑群等重要农耕遗迹与文物。在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党组书记熊建宏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一行人参观了博物馆、祭祀台、建筑遗迹和环壕遗迹等重要农耕遗址,深刻领略到了农耕文化跨越千年的灿烂光辉。熊书记介绍,“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具有文明溯源、农耕体验、生态休闲特色的文化遗产景区,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全面展示着屈家岭文化在早期农业社会和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场馆内的农耕生活生产场景展示与精美绝伦的文物展览前,团队成员不仅惊叹于五千多年前古人先民高超的农耕智慧与技艺,也体悟到农耕文化中“重农固本”“天人合一”“勤劳勇敢”“守望相助”等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核。农魂屈家岭,农脉五千年,遗址公园中的文化符号上涌动着的农耕文脉,让团队成员纷纷感慨,“农耕文化蕴含的生活生产智慧和伦理道德价值对社会的存续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根基。作为华农师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使命。”
体验农耕文化,厚植爱农情怀
“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7月24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湖北省金色农谷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该基地于2022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的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在副校长周丽与基地工作人员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实践基地的农耕文化展示馆、传统农业实践体验园和智慧农业体验园等,并就农耕文化融入青少年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周丽谈到,“农耕、农垦和农谷是屈家岭的三张特色名片。金色农谷充分利用屈家岭地区充足的文化资源,通过农耕文化的实践教育,大力倡导‘阳光、责任、尊重、创新’的文化理念,传承荆楚文化、凸显农耕特色,不断提高实践育人水平。”
7月24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占地1.8万亩的白鹿春养殖基地,该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梅花鹿单体养鹿场,梅花鹿养殖的相关产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左右。该基地不仅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起了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曾荣获“全国标准示范养鹿场”光荣称号。团队成员与湖北白鹿春实业股份公司董事长赵贵香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深度交谈。在交流过程中,团队了解到赵贵香董事长的创业经历,她在城市创业成功之后仍然心系乡村,出于爱农情怀,放弃了城市的优渥生活,长年累月扎根山野,驻守农村。赵贵香讲道,“广大农村大有作为,创立白鹿春就是源自我的爱农情怀,我想在农村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实践出真知,青年人要学会扎根泥土,自找苦吃,才能探索自然中蕴含的真谛。”团队成员深受震撼和鼓舞,纷纷表示,作为农业院校的学生,我们更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7月25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屈家岭教育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近几年屈家岭文旅发展迅猛,得益于以下举措:一是加速引进项目,筑牢文旅产业“长链条”,二是加速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文旅产业“好环境”,三是加速创建品牌,形成文旅产业新格局,例如“Tao”文化节、梅花鹿“采茸节”等,四是加速融合发展,凝聚文旅产业“大合力”等。最后,实践团队以“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主题,进行了宣讲学习。教育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十分期待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进一步发挥屈家岭独特农耕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深化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
7月25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屈陶文创产业园,在副总经理徐庆勋的带领下参观了黑陶工艺制作区和邓万春工作室,直观感受了屈窑屈陶的文化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与生活之美。随后,实践团队与文创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以“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为主题开展了小型座谈会,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邓万春讲述了他的初心与坚守,“文化传承需要努力与坚持,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将黑陶技艺传承发扬光大,是我一生的梦想与追求。”通过座谈交流,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徘徊在“生存边缘”的非遗传承工作十分不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只是静态的文化符号,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推动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融入现代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
7月26日,实践团队来到了集黄桃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省级“文明村”——月宝山村,实践团队与当地村干部、村民进行座谈,并前往黄桃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田间地头了解黄桃种植情况。
村支书王立冬书记向团队成员介绍,“我们大力种植黄桃,通过举办桃花节、黄桃采摘等文化活动,积极发展黄桃外销,真正实现了黄桃产销两旺,极大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村民谌庆军深情谈到,“我们村里从前大家都是靠种田来增加收入,收入低,后来在政府部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开始种植八三品种和黄金冠品种的黄桃。我现在种植大概30多亩的桃树,每年桃花盛开和黄桃采摘的时候,很多游客来赏花和摘桃。现在收入提高了,文化活动也多了。”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不仅体验了中国农谷屈家岭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也感受到了政府部门、文旅企业、村干部村民对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实践队员余智勍谈到,“我国是农业大国,华夏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化,‘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秀传统深深植根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要学会发掘提炼能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杰出农耕成就,展示传承其蕴含的精神价值,不断向世界展现中国农耕智慧、讲好中华农耕故事。”
带队老师方菲总结,“农耕文化历经数千年嬗变不曾中断,显示着中华文明体系的定力和凝聚力。新时代的农耕文化传承工作要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寻求新的突破点,积极回应‘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