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记者 陈有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近年来,荆州大力保护荆楚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统筹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让荆楚文化绽放新的时代芳华。
登上荆州古城,触摸残留着历史痕迹的城墙,一幕幕历史烟云浮现脑海。荆州城墙是我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为深入推进荆州古城保护利用,荆州市编制《荆州城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加快实施古城保护疏散工程,一批机关、事业单位相继迁到城外。当下,荆州市正一体推进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着力建设一座“城水相依、古今交融、处处皆景”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荆州着力让文物“开口”讲中国故事。古城内的荆州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融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保护、古建保护、考古发掘研究、遗址公园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历史类博物馆。2019年以来,荆州博物馆先后对珍品馆、陈列大楼进行了修缮与升级改造。
“经过改造升级,五大新展共展出876件(套)文物,其中吴王光戟、组玉佩、卜筮祭祷简等,不少都是近年荆州考古出土、首次与观众见面的珍贵文物。”博物馆讲解员介绍。
近年来,荆州持续加强对木器漆、简牍、纺织品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081处、文物藏品20余万件(套),文物总量和等级居全国第一方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荆州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之中,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先后投资150亿元,建设以中国楚文化展示区、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区为主要载体的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积极推进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荆州历史文化的“金名片”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
荆州注重加强古城、新区联动发展,加速形成以纪南文旅区楚文化旅游和荆州古城三国文化游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中国漆都”等品牌,打造“楚风汉韵”、“红色之路”、“荆江风情”、“江汉水乡”等特色旅游线路。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散落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呈现规模效应。今年上半年,荆州接待游客37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1.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9.8%、36.8%。
利用现代科技融合创新,让荆楚文化焕发新活力、新光彩,是荆州文旅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是湖北首个大型高科技传统文化主题乐园,乐园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表现手法与历史文化故事精妙融合,定制了《楚乐》、《屈原》等多个故事性与感染力交融的项目,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与荆州方特乐园一隅之隔的楚文化数字产业园,已吸引来自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多家头部直播平台、数字游戏类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公司等入驻,形成了数字内容生产、文创开发、商品交易等特色产业链。荆州市还利用现代科技融合创新,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路径,推进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等展品多元化陈列展演。
充满文化气息的夏日荆州,夜生活格外丰富多彩、富有情调。荆州已形成多个夜间消费区,荆州古城光影秀、荆州方特无人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荆楚文化闪耀夜空。近年来,荆州对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建筑进行修复改造,打造出“夜经济”的新地标——沙市洋码头。有着悠久历史的沙市码头,现已建设成为集文化展示、创意工坊、旅游休闲、滨江观光、运动健身、双创空间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长江商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很多市民、游客爱江、亲水,洋码头岸线不可多得。依托滨江人气,园区大力打造多元化的夜间经济消费场景,策划荧光夜跑、烛光音乐会、星光帐篷艺术节等夜间活动。”园区讲解员介绍道,每到傍晚时分,市民、游客就开始会聚于此,享受滨江娱乐。
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荆州还将丰富“夜游”、“夜购”、“夜宴”、“夜演”等活动,做优做强沙市洋码头、荆街、松滋市松美滋美食城、洈水运动休闲小镇等夜经济集聚区,进一步扩大城市夜间消费,让景区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荆州深挖文化“富矿”,紧紧围绕“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建设,探寻文旅融合新思路,打造“游荆州古城、品荆风楚韵”文旅品牌,推动荆楚文化火起来,带动经济发展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