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气象专家:全球变暖已进入新高度,2024年地球可能更热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3日19:25 来源: 民生周刊微信公号

人类刚刚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海表温度打破历史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了异常猛烈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

罕见寒潮、极端高温、暴雨洪涝、强沙尘暴、超强台风……对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增强,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就拿今年来说,我国多地既遭遇过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断崖式”降温,也出现过某些时期气温异常偏暖、“火箭式”升温。

今天是第六十四个世界气象日,

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何积极应对不断变暖的地球

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民小生邀请到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跟大家一起聊聊“天”。

2023年全球多个重大气候纪录已被打破

“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多和强度增强都非常明显。”周兵表示,这种情况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原因是全球变暖。而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归因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比如,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的碳排放量,分别占到了整个生活碳排放量的15%—20%左右。”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23年全球多个重大气候纪录已被打破。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3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创纪录的水平上继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

“导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另一方面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周兵表示。

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大范围持续偏高的现象;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大范围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它们均可能造成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全球许多地区的气候。

“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水、暖水事件,会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同时也会推高全球变暖的温升幅度。”周兵介绍,2023年,受厄尔尼诺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工业化之前全球平均温度相比,全球的温升已经达到1.45℃。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距离2015年《巴黎协定》确定的努力将全球温升幅度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去年7月提出的一个观点——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了。”周兵说,欧洲、亚洲、北美、南美等地,都出现了新的高温纪录,“现在全球就像烧开的水一样,不断冒泡。”

冬天变得暖和不好吗?

全球变暖弊大于利

周兵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变暖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每个10年的气温都高于前一个10年。2024年地球可能更热。因此,世界气象组织已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国外多个机构的专家都在分析,认为2024年打破2023年全球温度纪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周兵说。

周兵表示,从2023年到2024年,自己一直在追踪全球每天的平均温度以及我国温度的变化特点,“2023年到2024年的这个冬季,是全球最暖的一个冬季。”

如果全球变暖可以让冬天变得暖和一点,难道不是好事吗?

“总体而言,全球变暖是弊大于利的。”周兵举例说,全球变暖会使南半球的冰盖出现裂痕,从而导致南极洲板块的断裂。而分裂出的冰盖会不断融化,冰盖面积不断减少。对于粮食生产而言,全球变暖虽然可能会提升种植的面积和产量,但也会导致病虫害增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身处“气候行动最前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

气候危机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们能做些什么?

周兵表示,防范气候变化风险,科学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将防范气候风险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制体系。气候安全的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需要从国家总体的安全体系的角度有效应对。

二是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提高确保气候安全的早期预警水平,以此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三是提高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提升服务的水平。更好地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时机和范围等信息,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降低灾害程度。

四是加强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的科学研究。气候变化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将来极有可能演变成气候灾难。比如,任由全球变暖发展,本世纪末可能会出现2.8℃—3℃的温升,从而导致格陵兰岛的海冰全部融化,整个海平面会提高2—7米。

五是加强防灾减灾科学传播的力度,提高公众防范灾害风险的意识。如果公众有意识、有能力应对极端天气,就可以在一旦遭遇时,避免或减轻灾害影响。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

选择绿色出行,践行“光盘行动”,

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

也能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一份力量。

身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

“气候行动最前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