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杨莹竹 谢恒)“科普馆的VR体验让我身临其境感受了一次地震!”“体验了震后倾斜屋,我才知道原来地震时地面居然能倾斜成这个角度!我站都站不稳了!”3月25日,东湖路学校四(9)班学生邓玉涵在参加江夏区应急管理局组织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后,兴奋地和同学交流着所见所感。
他们口中的科普馆,正是江夏区应急(地震)科普馆(以下简称科普馆),位于东湖路学校行政办公楼内,总面积420平方米,是一个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地震科普馆,也是武汉市唯一一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精心规划,打造沉浸式体验展馆
科普馆是江夏区应急管理局重点打造的一项民生工程,整个展厅以蓝、白为主色调,于2015年4月开建,同年9月20日交付使用。
“地震具有瞬间发生、破坏性强、次生灾害严重、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地震究竟会造成哪些威胁,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请跟随我走进科普馆,寻找答案。”走进科普馆,讲解员吕老师就会通过带着提问的讲解,将参观者们引入地震科普的讲堂。
在吕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者们会依次参观应急知识厅、互动沙盘厅、防震减灾厅、综合体验厅、知识抢答厅和3D影像体验厅。
在防震减灾厅,参观者可通过展板和电子显示屏了解地球内部构造、中国地震带分布、地震成因等科普知识;在综合体验厅,可以通过踩踏强震仪来感受震动带来的数据变化和警报,可以操控建筑抗震演示台上的按钮了解不通地震级别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还可以走进震后倾斜屋感受震后的倾斜地面……
“倾斜屋内地面呈18度倾斜,模拟的是大地震发生后房屋和地面发生倾斜的状况。”吕老师介绍说,参观者进入倾斜屋后,可能会有强烈的失稳感、晕眩感,难以站立。
馆内VR地震体验平台,则能让参观者亲身感受校园、商场、办公楼等不同场景下的地震现场。如果还想深度体验,参观者可以进入3D影像体验厅观看《灾难警示录》影片,立体效果加上动感座椅、环境特效,让人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感受到最大的逼真感,如同置身于地震中,切实感受到地震的威力。
高效运营,引领全市防震减灾教育
3月25日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是东湖路学校四(14)班学生李泽鸿第一次参观科普馆。当天,他跟随讲解员依次观看了每一个展厅,并亲身体验了所有项目。李泽鸿说,“参观完科普馆让我对地震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3D影像体验厅了,仿佛地震就发生在我眼前。”李泽鸿的同学们也直呼长知识!他们在展馆内就开始讨论起学到的新知识:“如果地震来了要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用软垫护住头。”“在室外要去空旷一点的地方,不要站在建筑物下。”“发生地震不能坐电梯,要走楼梯!”……
据了解,作为武汉唯一被中国地震局授予的“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馆建馆9年来,已成为江夏区重要的科普宣传阵地和科技培训课堂,也是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的“启蒙之地”。近年来,江夏区应急管理局积极主动与区教育局对接,将地震科普知识纳入教学计划,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体验科普馆,组织课堂教学、观看视频、参观讲解、动手操作、地震体验和演练等活动,多层面、多渠道展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内容。
江夏区东湖路学校政教主任罗春香介绍,科普馆是面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对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区位优势,东湖路学校也在积极培养学生深入学习地震知识和宣讲技能,成为“小小讲解员”,为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助力。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科普馆共接待参观师生近1万人,得到社会和家长普遍好评。
担当作为,筑牢江夏区安全阵地
科普馆还吸引了鄂州市地震局、宜昌市考察团、孝感市应急管理局、江西省分宜县科协、西藏山南市地震局等各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高校及中小学校师生来访。
江夏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接待参观可以普及地震相关知识,减少民众心中对于地震的陌生感与恐慌感。同时,通过与各地、各部门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共同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为推动防震减灾发挥积极作用。”
防震减灾工作不是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需持之以恒抓紧抓实各项工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除了对科普馆的精心打造和运营,每年的“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江夏区应急管理局都会安排专题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搭建展台、发放宣传手册、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片、咨询服务、有奖答题、专业讲解、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将防震减灾知识送到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农村、家庭。
相关负责人表示,防震减灾科普能够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下一步,江夏区应急管理局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原有地震科普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地震科普馆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以更加贴近生活的科普形式和内容,将地震科普知识“严丝合缝”地嵌入居民的心里,提高江夏区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