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突破极限挑战不可能 亚总专家10小时手术冒险“拆弹”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9日07:19 来源: 楚天都市报

为了年轻的生命再拼一次 他们突破极限挑战不可能

亚总专家10小时手术冒险“拆弹”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血管内外科主任王潇带领团队手术中

王潇主任为患者复查 通讯员田也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徐伟平 郭姗姗

因为一种遗传性疾病,十余年来,36岁女子的心脏大血管数次“决堤”,命悬一线。今年1月,她再次遭遇凶险的主动脉夹层、伴腹主动脉瘤破裂,紧急从咸宁转往武汉。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血管内外科等多学科团队不放弃,在“破烂不堪”的血管上冒险再次手术,并换上长达60厘米的人工血管,将她从死亡线上救回。目前,患者已出院回家,和阔别3个多月的儿子相聚。据悉,这一手术难度很大,在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开展。

1

命悬一线

女子大血管撕裂后膨成“球”

今年1月5日,一辆急促鸣笛的救护车停至武汉亚心总医院急诊科门口,医护人员迅速冲上前查看情况。

“快!是主动脉夹层患者!”“上心电监护,立即呼叫心血管内外科、ICU专家会诊!”很快,武汉亚心总医院多学科专家集结,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正式开启。

这是一位从咸宁转至武汉的女性患者,今年36岁,在当地医院检查怀疑是主动脉夹层,病情十分危重。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血管内外科主任王潇回忆,患者送来医院时脸色苍白,血压仅80/50毫米汞柱,生命体征很不稳定。更棘手的是,她的腹腔内都是积血,鼓胀明显。

此时,陪伴在旁的丈夫焦急万分。他说,妻子袁女士(化姓)在工作时突然后背一阵阵剧痛,腰也直不起来,休息了两天症状才稍有缓解。当天,她接孩子放学回家,人刚爬到3楼,突然感到从后背到腰部像被闪电“劈开”一般,后又传来撕裂样疼痛,她倒地站不起来,全身出冷汗,止不住地发抖,恶心想吐,家人赶紧打120将她送到了当地医院。考虑到病情危急,一家人申请转到武汉亚心总医院救治。

医院高度重视,并启动“绿色通道”,患者第一时间进行大血管CTA等急诊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心脏大血管夹层撕裂范围非常广,累及多个脏器的分支血管,且主动脉出现了严重的瘤样扩张,直径达到12厘米,还在破裂出血。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王潇主任迅速作出诊断:B型主动脉夹层、伴腹主动脉瘤破裂!在场医护的心都揪起来了,这是心脏外科急症中最凶险、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且患者病情非常复杂、棘手,生命岌岌可危。

2

十年两次手术

遗传疾病导致手术难度极大

原来,这并非袁女士第一次出现心脏大血管的问题。

2013年,时年25岁的袁女士莫名出现腹痛,持续了一个星期,一直被当作腹部疾病排查,没想到竟是主动脉夹层,当即被转往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紧急进行外科手术。为了救命,亚心医院的专家连同被损坏的心脏“大门”,以及一段被撕裂的心脏大血管一同更换。

很幸运,袁女士逃出了“鬼门关”,3年后和丈夫相识、结婚,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本以为这是幸福生活的开始,但疾病再次找上门。2019年,她意外查出腹主动脉瘤,在当地医院植入了一枚支架,夹闭了这个危险的“不定时炸弹”。

为何11年来频频出现大血管问题?“袁女士患有马凡氏综合征,这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是‘罪魁祸首’。”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血管内外科主任王潇分析,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最凶险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他们的血管非常脆弱,很容易破裂。有研究显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占该病已知死因的90%。

大血管经历几次“缝缝补补”,现在再次撕裂、膨出,在这样的条件下手术,对团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患者一边是缺血,一边是失血,都严重危及生命。”王潇主任说,身体的主血管“断供”,肝、肾、肠道等重要器官都会缺血性坏死,他和团队紧急在撕裂的主动脉血管真腔内植入支架,将其扩开,恢复血流,也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的机会。但出血的问题更棘手,瘤体不断出血,并在腹腔内形成血块,压迫了肠管,这也可能导致肠道缺血性坏死。

在ICU,袁女士的意识不清,吃不下东西,瘦得只剩下八十斤,但肚子又很鼓胀。即使连续输血,她的血色素仍在往下垮,整个人的状态非常糟糕。病房外,袁女士的丈夫不离不弃,他说:“无论冒多大的风险,我都要搏一把。儿子还等着妈妈回家!”

患者满满的求生欲、家属的信任和坚持,让王潇主任团队动容,“她还这么年轻,我们拼尽全力也要争取她活下去的机会。”

武汉亚心总医院多次组织心血管内外科、ICU、普外科、体外循环科、放射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会诊,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了充分的预判和应对措施,并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

3

生死不弃

亚总团队成功挑战“生命不可能”

2月7日,王潇主任带领团队上阵,为袁女士进行胸腹主动脉置换+腹主动脉瘤切除+腹主动脉瘤取出术+左右股动脉转流术。据了解,如此复杂的手术,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开展。

手术时,普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科、护理部的近20名医护人员护航。这种高风险手术,麻醉至关重要,患者很可能出现瘫痪。麻醉医生使用了脑脊液监测、神经功能监测等设备,一旦患者在术中出现异常,设备自动报警,以及时提醒外科医生;同时,打开的多条通路,实现快速输血、输液,为手术安全护航。

术中,王潇主任带领的团队分两组交替进行。他们先游离已经撕裂的主动脉血管,以及“沿线”的十多条分支血管,随后将腹主动脉瘤小心切除,并利用人工血管将60多厘米病变的主动脉血管替换。在缝合上千针后,王潇主任将人工血管和自体血管接口精密缝合,并对每一个出血点进行止血处置,保证“滴血不漏”。

从白天到深夜,这台手术历时10个小时。“手术太艰难了!”王潇主任坦言,患者腹腔内都是血块,肠管被压迫;另外,游离、取出支架也非常困难,它和血管紧紧粘连,取出时并非简单的“一刀切”,需要术者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手法。

不止手术难,患者术后也面临诸多惊险状况。2月12日,患者突然肠道出血,失血量大。危急关头,亚总消化内科团队紧急进行肠镜检查,但因出血部位在小肠,这里“山路十八弯”,内镜没法找到出血点。

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团队出马,通过血管造影找到一条动脉血管在出血,紧急栓塞后成功止血。正是武汉亚心总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一次又一次带着袁女士成功闯关、脱险。

从ICU回到普通病房,全程历时三个多月,丈夫一直不离不弃,默默守护。当妻子重回身边,他红了眼眶。目前,袁女士和丈夫已出院回家,和阔别3个多月的儿子团聚。

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是在拥有生命之后才能获得的礼物。

看着拼尽全力守护的患者重生,王潇团队感慨万千,除了医患的相互信任,这背后也离不开武汉亚心总医院多学科团队强大的技术力量做后盾,为生命赢得了主动权。

武汉亚心总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大力推动MDT多学科协作发展,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扩大优势学科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机制,如:加强MDT的介入深度:让MDT贯穿到危急重症病患诊疗的全过程;扩宽MDT的广度: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形成院间MDT会诊机制,甚至为危重症患者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会诊,让更多患者受益。在武汉亚心总医院,这种“患者不动、医生动”的新模式已成为常态化,一切只为把好患者生命的每一关。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