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新疆兵团乡村振兴中的“飞手”夫妻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9日16:4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9日电 (史玉江 于三)入夏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十连职工狄明东和妻子李魏,每天分别驾驶一辆载着植保无人机的车辆,去不同的连队为农作物打药。

与传统机械喷药模式相比,无人机喷洒农药用时少、效率高,受地面环境限制较小,优势突出,在新疆正逐步普及。

5月8日,云淡风轻,很适合无人机作业。李魏到十连职工许建的260亩麦田里开展无人机喷药作业。狄明东则在二十二连150亩果园里进行无人机植保作业。

当日,夫妻俩回到家时,夜幕已降临。“现在无人机作业服务费4块钱一亩,今天我和爱人全天作业近1000亩地,收入还不错。”狄明东说。

李魏正在给农用植保无人机加药。芦文涛 摄

狄明东出生在芳草湖农场十连,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在五家渠市工业园区一家企业务工,并和来自成都的姑娘李魏结婚。

2018年,看到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狄明东决定返乡发展。

那年秋天,连队的棉花开始喷施脱叶剂。

为了避免大型农机进地打药压倒棉枝,给棉花造成损失,当地棉农从周边县市请来植保无人机“飞手”进行脱叶剂喷施作业。

在观察中,狄明东找到了创业方向。

2019年3月,狄明东拿出家里7万元积蓄,购买第一台植保无人机,通过10天培训,获得农业植保机操作证。

春天里,小麦地里打完除草剂,又要喷施矮壮素、营养素。麦地里忙完又转移到棉田里,除草、治虫、化控、打脱叶剂,每天都忙忙碌碌。

狄明东和妻子正在从车上卸下农用植保无人机。芦文涛 摄

年底,狄明东和妻子算了笔账,一台植保无人机作业3.8万亩,净收入13万元。

2020年,李魏也通过专业培训,获得农业植保机操作证。当年4月,夫妻俩购买了第二台植保无人机。

“两台无人机每年作业面积在8万亩左右,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狄明东说。

随着植保无人机性能和载重的提升,今年4月初,狄明东和妻子又购买了一台大型植保无人机。

“每次可以喷施50公斤,加水次数少了,人也轻松了,作业效率更高了。”狄明东说。

目前,狄明东和李魏有三台植保无人机,可根据地块大小选用不同的机型,避免农药和燃料浪费,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经营成本。

“只要多努力、肯学习,在乡村也能致富。”李魏说。(完)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