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不要采、不要买、不要吃!这16种毒菇近期疯长,建议收藏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11:26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应述辉

5月是蘑菇开始大量生长的季节,树林、草地等野外地区,陆续能看到野生蘑菇。5月17日,记者从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获悉,目前毒蘑菇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其中16种有毒蘑菇需要提高警惕。该院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采摘野生蘑菇,切勿在路边摊贩购买野生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轻信他人,轻易买来食用。

大青褶伞

这种毒蘑菇在湖北最常见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理化实验室主管技师张耕介绍,大青褶伞是湖北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之一,因其伞褶幼时呈白色,长大后呈浅绿色、淡青灰色或青褐色而得名。大青褶伞一年四季均有生长,常出现在公园、草坪、绿化带、菜地甚至垃圾堆旁等多个区域。这种蘑菇含有能刺激胃肠道的毒素,一般在误食后10分钟至2小时开始发病,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型中毒反应,如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此外患者还可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者会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大青褶伞又被戏称为‘ICU菇’,意思是说,误食了它或许就得花上昂贵的费用去ICU走一遭。”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肖敏表示,有些有假愈期、容易导致死亡的剧毒品种如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肉褐麟环柄菇、欧式鹅膏等近期也将陆续出现。这些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无法简单通过外观形态进行辨别和区分。

肖敏提醒,如果误食毒蘑菇后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催吐,同时注意保存剩余蘑菇。就医时提供误食的毒蘑菇样本和蘑菇照片(拍一张制作前的新鲜蘑菇照片),有助于医生及时辨别蘑菇类型、判断蘑菇毒性,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风险。

这16种毒蘑菇5月需警惕

毒蘑菇危害榜No.1

拟灰花纹鹅膏

危害地区:广东、广西

损害类型:急性肝损害型(剧毒)

识别要点: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时空分布:目前发现于我国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包含广东、广西、浙江、湖南、云南和贵州。目前发现该种在广东、广西出现在5月,在浙江出现在6月,在湖南、贵州出现在9月,在云南出现在6-8月。

生长环境:常生于壳斗科林中地上或壳斗科与松科混交林地上。

拟灰花纹鹅膏

毒蘑菇危害榜No.2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

危害地区:四川、贵州、广东、广西

损害类型:急性肝损害型(剧毒)

识别要点: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时空分布:该种是我国每年出现最早的剧毒蘑菇,目前发现于我国华南、华东南部和西南地区,包含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和云南。在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出现在2-5月的“回南天”后,四川、贵州、云南出现在5-8月。

生长环境:常生于壳斗科等阔叶树林地上,在广东常生于黎蒴树地上。

致命鹅膏

毒蘑菇危害榜No.3

灰花纹鹅膏

危害地区:湖南

损害类型:急性肝损害型(剧毒)

识别要点: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时空分布:该物种是我国造成死亡最多的剧毒蘑菇之一。目前发现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包含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广东、海南、云南、四川和贵州。其中湖南、湖北、浙江、贵州等省份是该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生长在5-7月,偶尔可持续至10月初。

生长环境:常生于壳斗科林中地上或壳斗科与松科混交林地上。

灰花纹鹅膏

毒蘑菇危害榜No.4

亚灰花纹鹅膏

危害地区:重庆

损害类型:急性肝损害型(剧毒)

识别要点: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时空分布:该种目前发现于我国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包含广东、湖南和重庆。目前发现该种在重庆出现在5-6月和9月,在湖南出现在8-9月,在广东出现在9月。

生长环境:常生于壳斗科林中地上或壳斗科与松科混交林地上。

亚灰花纹鹅膏

毒蘑菇危害榜No.5

肉褐鳞环柄菇

危害地区:湖北

损害类型:急性肝损害型(剧毒)

识别要点:小个子,头长草(鳞片),腿长毛(鳞片),常见于松杉树下。

时空分布:该物种是我国造成死亡最多的剧毒蘑菇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 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在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湖北、湖南、上海、江苏、浙江、贵州、云南等)也有发现。4月下旬至7月在华中和华东出现,集中出现在6月;7月初至9月出现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8-9月最为集中。西南地区出现在6-7月和9-10月。

生长环境:常生长在针叶树林地上,偶尔生于杨树、枣树等阔叶树下。

肉褐鳞环柄菇

毒蘑菇危害榜No.6

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

危害地区:云南

损害类型:横纹肌溶解型(剧毒)

识别要点:灰帽子(菌盖),灰裤子(菌柄),先变红(几分钟内),后缓慢变黑(几小时后),喜食肉(横纹肌溶解)。

时空分布:该种是我国造成横纹肌溶解性中毒最主要的剧毒蘑菇。它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和华北南部地区,通常出现在5月初至10月初。

生长环境:通常生长于阔叶树、针叶树或针阔混交林上。

亚稀褶红菇

毒蘑菇危害榜No.7

欧氏鹅膏

危害地区:广东

损害类型:急性肾衰竭型(剧毒),

识别要点:与剧毒的肝损害型鹅膏类似,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时空分布:该种是急性肾衰竭型蘑菇中毒中最常见的物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台湾、海南、广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辽宁等省份)。生于5-10月,集中在6-8月,在华南地区最早出现在3月中旬。

生长环境:生于壳斗科林地上或以壳斗科和松科为主的混交林地上。

欧氏鹅膏

毒蘑菇危害榜No.8

假褐云斑鹅膏

危害地区:广西、江西

损害类型:急性肾衰竭型(剧毒)

识别要点:与剧毒的肝损害型鹅膏类似,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南、江西、福建、江苏、海南、广东、广西、河南、北京)。出现在5-10月。

生长环境:常生于壳斗科林地上或以壳斗科和松科为主的混交林地上。

假褐云斑鹅膏

毒蘑菇危害榜No.9

大青褶伞(青褶伞、铅绿褶菇)

危害地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重庆、浙江、 安徽、福建

损害类型:胃肠炎型(有毒)

识别要点:大青褶伞中等大小至大型,菌盖被褐色鳞片,菌褶成熟后铅绿色,菌柄上部具一类似戒指的菌环。

时空分布:我国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大青褶伞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南部的众多省份。一年四季均有分布,具体时间为3-12月(惊蛰至大雪),集中出现在6-10月(芒种至寒露)。

生长环境:生长于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

大青褶伞

毒蘑菇危害榜No.10

日本红菇复合群

危害地区:湖南、广西、云南

损害类型:胃肠炎型(有毒)

识别要点:白蘑菇、小短腿、盖下凹、褶密排。

时空分布:日本红菇复合群分布于我国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主要出现在5-11月。

生长环境:适宜于阔叶树、针叶树或针阔混交林地上。

日本红菇复合群

毒蘑菇危害榜No.11

日本类脐菇(毒侧耳、月夜菌)

危害地区:贵州、湖南

损害类型:胃肠炎型(有毒)

识别要点:形似侧耳,在东北地区菌盖橙黄色或肉桂色,在南方菌盖蓝紫色,菌褶夜晚发荧光。

时空分布:在南方主要出现在春季或秋冬季,在东北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在广西、贵州、湖南出现在3月底至5月初;在吉林6月末至10月出现,在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出现在9月至12月。

生长环境:常生于山毛榉等枯树或倒木上。

日本类脐菇

毒蘑菇危害榜No.12

古巴裸盖菇

危害地区:湖南、湖北

损害类型:神经精神型(致幻)

识别要点:古巴裸盖菇中等大小,菌盖中央近白色、黄褐色至红褐色,菌褶暗灰色至暗紫褐色,菌柄上部具菌环,各部位受伤后变蓝色。

时空分布:该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致幻蘑菇之一。古巴裸盖菇分布于我国华中、西南和华南地区的湖南、贵州、西藏、 广东、广西、香港等地区。主要出菇时间为2-6月和10-11月,在某些地区偶尔8月份也能见到。

生长环境:常生于牛粪上,偶尔生于甘蔗渣等腐殖质上或腐殖质高的地上。

古巴裸盖菇

毒蘑菇危害榜No.13

卵囊裸盖菇

危害地区:湖北

损害类型:神经精神型(致幻)

识别要点:个头小,菌盖黄褐色,幼时边缘有时呈现蓝色;菌柄细长,中上部有膜质菌环;各部位受伤后变蓝色。

时空分布:卵囊裸盖菇是2007年描述于美国的新种,于2021年首次发现于贵州的中毒事件中。目前仅发现分布于我国华中、西南地区的贵州、湖北等省份。主要出菇时间为2-5月。

生长环境:常生于腐殖质高的地上。

卵囊裸盖菇

毒蘑菇危害榜No.14

热带紫褐裸伞(俗称:变色龙裸伞)

危害地区:贵州、四川、重庆、湖南

损害类型:神经精神型(致幻)

识别要点:紫帽子(菌盖),紫裤子(菌柄);善变色,生树上。

时空分布:该种分布于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广东、云南、四川、重庆、贵州、 湖南),在广东最早出现在3月,在华中和西南地区集中出现在5-9月。

生长环境:该种是典型的木材腐朽真菌,生于腐木上、死竹子上、碎木头上或者锯末堆上。

热带紫褐裸伞

毒蘑菇危害榜No.15

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鹅膏

主要包含:

小毒蝇鹅膏

小豹斑鹅膏

土红鹅膏

残托斑鹅膏有环变型

危害地区:湖南、贵州、广西

损害类型:神经精神型(有毒)

识别要点:菌盖被鳞片,菌柄具菌环,基部膨大。

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鹅膏

毒蘑菇危害榜No.16

毒蝇歧盖伞

危害地区:广西

损害类型:神经精神型(有毒)

识别要点:小个子、黄褐色、盖纵纹。

时空分布:分布于我国华南和华东南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主要出菇时间为5-8月,最早可以出现在3月。

生长环境:常生于壳斗科为主的阔叶树林地上。

其他需要关注的中毒:各种牛肝菌、丝盖伞科、青褶伞属等。

毒蝇歧盖伞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