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极目锐评|又一地大批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告注销,账号要“瘦身”,服务得增肌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22:54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5月16日,陕西商洛,粉丝超11万的新浪微博账号@商洛政务发布宣布停更注销。@商洛政务发布的微博曾保持日更或一日多更,但近期互动量极少。此外,商洛市还有多个政务新媒体账号被宣告注销。(据5月17日澎湃新闻)

连月来,昆明、长沙、西安、青岛、南京等多地一大批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并入属地政府网站。曾经大干快上的政务新媒体,为何迎来“关停潮”?一部分是配合各省级、地市级机构改革作出的相应调整;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响应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要求,整合优化政务新媒体账号,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来源:微博截图

多地政务新媒体号被关停注销 来源:网络截图

这一行动实际意义显著,也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因为现在的政务新媒体账号确实是太多太泛滥了,每个平台都要有号,省市区各有各的号,一个单位有时不同科室都要做不同的号,连乡镇都要打造“新媒体矩阵”,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既做不出优质内容,也提供不了便利服务,形式上的更新维护让基层员工疲于应对,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过于繁杂的发布口径,也让群众感到无所适从。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现状,根源是社交媒体的迅速兴起,让智慧政务的引领作用骤然凸显,而体现智慧政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做新媒体账号,一时间,各地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地方都出台了鼓励性政策,要求基层单位都开通官博官微,入驻各大平台。

时代在进步,宣传和服务方式也要跟着进化,这原本是好事。但新媒体账号并不是开了就能自动更新运营的,要做得有声有色是个技术活。很多基层单位只开新号,却没有新投入,专业人手和经费都比较匮乏,要么只能让原有人员“带着做”,要么只能“外包”,内容和互动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

有些账号完全成了“转发机器”,上级发什么就发什么;有些账号更新很少,阅读量寥寥,服务互动基本没有;部分单位为了增粉,会要求办事的居民关注账号下载APP,不但不便民而且还“扰民”;有些账号虽然活跃,但为了流量蹭网络热点,发段子玩梗,内容与政务服务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有时会因为运营人员不专业,发布不合时宜的内容,用雷言雷语回复公众,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这样的账号与其强行开着,真的还不如关停,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去做一些真正便民利民,体现地方和行业特色,能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新媒体。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政务新媒体就不需要了呢?当然不是,现在大家都习惯于在手机上查询信息,办理简单事项,冗余无用的政务新媒体账号要瘦身,但是其所承载的服务不能缺位,反而要“增肌”,要变得更为强大。所以,运营政务新媒体,更加不能贪多求快,流于形式,而是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将之打造成为优化公共服务,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平台。

2022年,深圳一位急需核酸证明的孕妇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平台留言求助,很快收到“电话发我”的暖心回复,让网友大赞暖心;今年,女生写论文需要数据支持,遍寻不着,求助“浙里办”次日一早就有回应,事件冲上热搜,“浙里办”的“许愿池”级操作得到众人赞许。优秀、实用的政务新媒体当如是,用丰富多彩接地气的内容,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凭有求必应暖人心的态度,让群众办事更简单、更快速、更省心。

【责任编辑:徐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