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浙江嵊泗打造“航行中的法援中心”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9日08:24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毛家欢

“想不到政府肯花这么大力气帮我这个老太婆讨生活费……”今年4月初,家住我国最东端海岛——绿华岛的刘阿婆拉着浙江省嵊泗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刘阿婆今年70岁,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性格倔强,与女儿关系长期紧张,后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已经一年多没有往来,其女儿也没有支付一年的赡养费,刘阿婆仅靠微薄的积蓄生活。嵊泗县法律援助中心收到绿华岛“幸福驿家”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的信息反馈后,第一时间与刘阿婆进行了电话联系,在确认基本事实和受援意愿后,当即派遣援助律师带着文书坐船上岛,现场受理了刘阿婆的法律援助申请。因刘阿婆的女儿居住在县城本岛,法援律师为追求案件的社会效果,没有选择起诉,而是乘船奔波于两个海岛之间,反复做调解工作,终于让刘阿婆的女儿顺利支付了赡养费,妥善化解了母女间的矛盾。

这是嵊泗县司法局将法律援助服务向最偏远海岛延伸的一个缩影。

嵊泗县是我国最东部的海岛县,远离大陆,共有大小岛屿630个,其中百人以上住人岛屿16个。全县7个乡镇均为悬水海岛,群众办事需要漂洋过海乘坐岛际交通船,极为不便。为了让更偏远海岛的群众享受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从2023年起,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对接民政部门,在该县两个边缘海岛——绿华岛、花鸟岛的“幸福驿家”内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打造“航行中的法援中心”,定期派专人乘船上岛,接受当地群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一年多来通过线上线下并行方式,为“幸福驿家”所在两个海岛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80人次,切实将法律援助业务延伸到基层末梢,打通法律援助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同时,嵊泗县司法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依托司法所、村(居)委会,在全县7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37个村(居)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形成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中心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今年以来,借助浙江省全域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的东风,该局将法律援助申请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做到嵊泗县全域范围内步行15分钟即可获取法律援助资源。

如何确保“航行中的法援中心”工作取得实效?

嵊泗县司法局局长龚洪林介绍,该局始终秉持“服务再前移一步、纠纷多化解一件”的工作理念,建章立制,要求法律援助中心和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少坐办公室,固定时间下海上岛,整合村社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法律志愿者等力量,为“幸福驿家”所在偏远海岛的群众提供包括法律援助在内的各项法律服务。同时县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旁听庭审、案卷检查、征询有关部门意见、回访受援人员等形式,强化对法律援助人员援助质量的监督监管,确保法律援助案件的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

“推动法律援助服务向偏远悬水小岛延伸,使这项工作真正实现县域内全覆盖,对满足偏远海岛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作用十分明显。”龚洪林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全县共办结法律援助案件94件,较上一年度增长59.32%。为海岛群众提供援助以外的法律服务1200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65%。此外,嵊泗县法援中心还持续推行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容缺受理、经济困难状况诚信承诺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