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多项科研成果亮相武昌滨江地下环路工程 “魔方”台车巧解隧道风管施工难题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07:46 来源: 楚天都市报

项目效果图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马清妮 通讯员张婵娟)武昌滨江,江南核心所在。5月22日,中建三局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二期)工程(下称武昌滨江地下环路工程)地底12米的空间内,一支科研“尖峰队”正埋头现场,为早日实现地下环路通车的目标全力冲刺。

武昌滨江地下环路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滨江核心区,包含3千米主线及3千米匝道,是华中地区当前规模最大的地下车库联络道工程,共设19个地块车库接口,串联2.3万个停车泊位,拥有13条匝道衔接市政道路,并通过2条定向匝道与世界最大的城市盾构隧——三阳路公铁越江通道衔接,也是武汉市第一条与地块地下空间融合共建的城市交通隧道。其中,工程一标段由中建三局牵头承建,里程总长3513米,包含主环道路、匝道和环路联络道等施工内容。

2021年上半年,项目进入地下环路上方的风道施工。与常规项目不同,受地形条件限制,该地下环路的风道设计高度仅1米,这就意味着,在满堂架搭设及模板浇筑完毕后的支架拆除阶段,工人们必须在极其狭窄的空间内,猫着腰进行施工。

“狭小空间作业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工期。有没有可能设计一种可移动的专用钢模台车,替代人工搭设的传统支架?”现场巡查后,项目总工邱昌开始思考“以机械代替人工”的解决之法。

面对这些施工难题,项目迅速组建了一支由4名90后、00后年轻技术骨干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在队长邱昌的带领下,一场头脑风暴迅速展开。思想碰撞中,魔方高手秦鑫华突然想到,何不采用三阶魔方的原理,设计一种可随时拆卸拼装的“魔方台车”?

彼时,业内还没有可供借鉴的资料。邱昌就带着技术团队,从策划、画图、测算、推演一步一个脚印,迅速设计方案。“失败了就重来,被推翻了也不气馁,”据队员谭展鸿回忆道,“那段时间大家都像铆着一股劲,都想早一天看到创新成果,早一天解决实际问题。”

长达数月的论证计算,钢模台车的方案落地。技术团队又多家比选,辗转联系到鄂州一家模板厂,出图、计算、做实物预压实验……半年的努力,全国首例在地下环路风道结构施工中应用钢模台车惊艳亮相。

该台车作为风道顶板的模板支撑体系,在顶面可完成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拆模时留置跨中台车维持支撑,脱模后由特制叉车将台车牵引滑移出仓,实现无间歇循环递进施工,相较传统模架体系工效提升30%。施工中,工友们看着操作方便的钢模台车,频频向青年突击队员们伸出大拇指。

当前,一标段主线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施工作业,1-1、1-3匝道区域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整体建成后,可充分实现武昌滨江核心区停车资源共享、提升越江交通的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