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高空作业如履平地 云端工厂防裂管控 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封顶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07:3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徐梦颖 陆落义

5月26日,鄂州燕矶镇江边浪花拍岸。“身材”粗壮的燕矶长江大桥主塔雄浑耸立。离主塔约5公里,正是亚洲最大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

走近大桥主塔,只见穿着蓝色“金钟罩”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已爬至60多层楼高,地面两台拖泵轰鸣,将罐车里的混凝土通过特制管道,“注射”至180多米高的塔柱。

11时28分,经过24小时连续混凝土浇筑,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完成封顶,现场一片欢呼。该项目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

“最后混凝土浇筑量达1000余立方米,整个主塔世界级难点多,顺利实现封顶不容易。”中交二航局项目经理吴小斌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燕矶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的四主缆悬索桥,主跨1860米。受航空限高的影响,大桥主塔高度仅有184米,而主塔要承受双层大桥的荷载,因此主塔壁的厚度是寻常跨长江大桥的两倍,达到了惊人的4米。

该桥鄂州侧主塔桩基“先天不足”。它位于地质断裂带边缘,其中8根桩基穿越断裂带,在上面打桩如同在豆腐上插筷子。为此,建设团队使用国内最大的旋挖钻,并针对钻具进行创新改造,研发出分级钻进工艺,最终攻克地质“拦路虎”,为大桥夯实底盘。

大桥使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极易出现裂缝。吴小斌称,该项目在全国率先引入混凝土云工厂,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出厂温度和性能指标参数,随时“把诊问脉”。同时,建设者还在主塔内部铺设了总长达42公里的冷却水管,并研发出智能温控系统,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入模到浇筑的温度,做到全过程防裂管控。

“这个造塔神器,像爬山虎一样往上爬,让每一层的工人作业都如履平地。”指着已爬至主塔最高层的蓝色筑塔机,吴小斌介绍,这是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是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产品,具有钢筋部品调位、自动布料系统、智能养护系统、智能振捣和集中控制等功能,就像一个空中竖向移动工厂,能实现大桥的流水线生产。

据悉,燕矶长江大桥积极推动桥梁的智能化建造,打造了集生产监控、远程集控、指挥调度、综合决策功能为一体的可视化指挥中心,实现桩基、架梁等信息一图总览、一屏统管、一键指挥。

燕矶长江大桥投资约137亿元,是武鄂黄黄“三横三纵”快速道路系统组成部分,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车。届时将无缝衔接鄂州花湖机场,带动武鄂黄黄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