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

高质量发展·港口探新|智能转身,数字孪生港区里的新“智”趣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17:09 来源: 新华社

海报制作:冯娟

新华社天津5月31日电(记者刘惟真)晴空湛蓝,飞云流转,初夏的微风轻抚着海面,满载货物的轮船伴着汽笛声缓缓靠岸,近百台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上往来穿梭。

“有了它们,不少码头工人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指着身旁一台台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说。

成卫东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1998年,成卫东成为了天津港的一名拖车司机。2021年,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依托北斗导航系统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装卸作业“纪录”不断被刷新。

“机器人在工作效率上更胜一筹,而拖车‘老师傅’则对行车路线、转弯角度等操作技巧了然于心。”成卫东说,“之前,技术精湛的拖车司机每天最多只能拉几百吨货物;如今,通过智慧港口建设,十余位员工已能同时操控几十台机械设备,智能科技让港口发生了巨大变革。”机器的精准与工匠的经验,共同为码头生产赋予了新动能。

图为ART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近年来,天津港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化合作,不断推进港口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技术应用。2022年,华为与天津港集团等单位合作创立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后,多项创新已应用于天津港的“智慧零碳”码头。

今年4月,天津港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加速行业智能化—港口大模型PortGPT深化合作协议”,进一步加速智慧港口升级版建设和港口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深化合作、强强联合,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推进港口业务与关键核心技术相互融合,赋能港口安全管理、生产运营、客户服务、办公辅助等各领域,加速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再升级。”天津港集团副总裁罗勋杰说。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一景。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近百台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实现规模化运营,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超过66%;发布全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自动化场桥ESC系统成功上线,全力提升装卸生产自动化水平……在智能创新技术的赋能下,天津港正加快脚步,建设以质为先、效率至上、创新引领的世界一流智慧港口。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彪说,通过物联网、卫星、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连通“人、车、箱、船、机、场”,装卸作业时间比人工装卸减少26.2%,远洋干线船舶在泊船时效率提升28%。

今年一季度,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8亿吨,同比增长3.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1.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2%,再创历史新高。

策划:于卫亚、邵香云

统筹:曹晓轩、李鲲

【纠错】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