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年产值将冲击300亿元—— “黑马”勇闯储能赛道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07:1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运涛 黄磊 通讯员 龚凌寒

5月29日,楚能新能源武汉江夏基地一工厂,十万级净化车间里,65米全自动双面涂布机正以每分钟70米的速度将浆料均匀附着在铜箔上。而涂布前的铜箔只有6微米厚,薄如蝉翼。

“涂布工序最重要的是厚度和重量的一致性,同时还必须确保没有颗粒、杂物、粉尘等混入极片。”楚能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部总监汪顺舟介绍,运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产线智能化率达98%。

这样标准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楚能新能源在武汉、孝感、宜昌三大基地,布置了超过40条。汪顺舟说,与同行业相比,楚能的“智造”工厂每GWh厂房面积减少30%,产线全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20%,自动检测点增加20%,单位制造成本及能耗降低20%。

成立于2021年的楚能新能源,被誉为储能行业内的“黑马”。短短3年里,迅速完成从0到1的技术产品破局,超过40款的储能电池、乘用车动力电池、商用车动力电池等产品持续下线,发往全国各地。

动力市场方面,楚能动力电池去年第四季度连续4个月登榜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将装车到东风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厦门金旅城市电动客车等多种车型,广汽、日产等多笔重量级战略协议加速推进中。在船舶装机领域,楚能与多家船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如“电动湘江”208TEU新能源纯电动集散两用船、安徽首艘“油改电”船舶、武汉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纯电动游船等项目。

储能市场更是捷报频传。国家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金风科技、湖北港口集团……多家新能源行业内企业牵手楚能新能源。甘肃、广西等地的多个大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也已成功应用了楚能产品。全国最大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三峡能源庆云储能二期示范项目,搭载了楚能自主研发的高压液冷电池预制舱产品,凭借应用了“浸默”电池安全系统,荣获博鳌论坛“2023年度‘双碳’创新科技研发案例奖”。

从动力到储能,“楚能造”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底,楚能新能源与澳洲光伏EPC头部企业Ever Energy签订澳洲储能项目合作协议,楚能新能源将向Ever Energy提供储能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提供的产品为楚能新能源自主研发的5MWh高压液冷预制舱。

今年2月,楚能新能源5MWh电池预制舱量产下线,从发布到量产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成为首批量产该产品的行业头部企业。

“5MWh预制舱是储能行业2024年新一代‘顶流’系统产品,也将成为楚能今年的竞争优势,助推楚能向头部企业靠近。”楚能新能源执行副总裁卜相楠介绍,楚能新能源5MWh电池预制舱采用楚能自主研发的聚能π314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长达12000次,同尺寸下系统体积能量提升49%,系统循环寿命提升20%,占地面积减少32%,可在-30℃~60℃的宽温区运行。

“作为湖北省本土最大的新能源企业,我们已完成武汉、孝感、宜昌三大基地建设并全面投产,拥有超过100GWh有效产能,获得全球超100项产品认证,申报全球专利超3100项。”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说,在研发能力、智能制造能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多重动能释放下,2023年楚能新能源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今年计划产值将冲击300亿元。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