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理想主义者”梁实的第28次高考: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10:53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 周浩锋 刘博 胡祉祺

“高考钉子户”“梁三百”“考王”……在梁实身上,有很多标签。

考生、理想主义者,梁实对自己的身份也有多重定义。

2024年,梁实将迎来自己的第28次高考,考上四川大学,仍是他的目标。他坦言,虽然在广大网友看来,他近30次的高考,仿佛有些儿戏,但考上大学,一直都是自己的梦想,对他而言,是一件很严肃、神圣的事情,备考过程也并不是轻松愉快的。

由于高考政策将迎来变化,梁实希望第28次高考,也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高考。他表示,今年对以往只看书不动笔的习惯,终于有所改变。他希望今年能为自己的高考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梁实

“第28次高考”

5月30日,距离高考还有一周。梁实正紧锣密鼓地复习备考,今年是他第28次参加高考。在四川成都双流区的一家茶馆,已满头白发的梁实在角落伏案看书,桌上摆着书本、试卷、草稿纸。

高考,对梁实而言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梁实这个名字对关注高考的网友而言,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作为已经参加过27次高考的“高考钉子户”,每到高考前,总有人会提起他。有人感叹,有人调侃。

梁实于1967年出生于四川仁寿县。1983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当时的高考需要预选,他遗憾落选,“没进入决赛”。此后他又连考了两次,均没有考上。最终他去了一家技校,上了不到一年便辍学了。

此后的梁实去打工、售卖电器、结婚、生子,在平凡的生活中,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大学梦,陆续参加了几届高考,但成绩都不理想。1992年,他曾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一所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不过他放弃了就读。后由于其所在的木材厂倒闭,他开始下海经商,做起了建材生意,参也就此中断了,他在上世纪90年代,曾做生意年入百万。

直到2002年,梁实得知在上一年教育部就已发文,取消了高考报名的年龄限制。他又重燃了大学梦,报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由于多年未碰书本,加上工作忙碌,最终以370多分的成绩结束了当年的高考之旅。

此后一直到2009年,梁实只在2006年报名参加了高考,其余几年时间,他要么因身体不适弃考,要么因工作太忙,无法参加考试。

2010年,梁实的工厂关闭,经营起一家门市,他不再忙碌,终于可以将空闲时间都投入到追梦之中。

从那年起,他几乎年年报名参加高考,但年年名落孙山,加上多次成绩只有三百多分,他有了一个“梁三百”的称号。

梁实

“最后一次高考”

年复一年,梁实的名字也开始响彻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考钉子户”。他备考的茶馆,都“熬”倒了几家,他仍奋战在高考路上。

近几年,他都在双流区海昌路的一家茶馆复习,为了方便他,茶馆还腾出了一个角落给他堆放书本资料。

5月30日,在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一周时,梁实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今年他觉得“一定能考上”,他也希望今年是他的最后一次高考,他的目标仍然是四川大学。他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是够的,只是实际水平并没有通过考试体现出来。他打了个比方,说就好比能担两百斤的担子,但可能就因为睡眠不足、身体不适等种种原因没有担起来,而非是力气不够。

为何一定要坚持参加高考?梁实说,对他而言,上大学是一个梦想,是一个可望又可及的梦想,也是他从小的一个念想。他之所以会不厌其烦地参加考试,正是因为他的梦还没做完,还没醒来,还可以继续追梦。尽管,大家并不信他能完成这个梦想。

此外,梁实表示,其实他也曾想过放弃,只是每年一到高考报名的时节,仿佛有一种魔力在吸引着他,他总是会不自觉的去报名,觉得如果不报名,便会有遗憾。

在诸多关于梁实的报道中,家人对其频繁参加高考的态度,并不是多么的积极。“又不是考得多好,说起来脸上没光。”梁实已经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儿子曾明确表示过,反对父亲频繁出现在媒体面前。

梁实说,过去他父母对他上大学一事,虽然有希望,但并没有什么严苛或者具体的要求。后来,他年复一年的考试,也只是他的个人行为。家里人对他参加高考的事情,如今持一个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我是比较自我的人,他们反对无效就不管我了”。只是如果家里电视播放了关于他的新闻采访,妻子便会立即换台。

在面对朋友、媒体、路人时,谈及高考,他并不避讳,总是开怀大笑。他说,可能有网友看见他总是笑着说这些事情,觉得他只是通过高考博取热度,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只是性格开朗,但考大学对他而言,其实是一件非常严肃且神圣的事情,是他人生最大的梦想,考不上总觉得不够完美,备考过程其实并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外界的纷扰似乎没有打扰到梁实,他依旧在高考的征途上前行,或者说,原地踏步。

“今年有所改变”

作为一名在考场上“征战”了27次,屡败屡战的“老兵”,梁实对自己失败的原因,有着清醒的认知。

“我复习时看书比较多,写的比较少。”梁实坦言,他复习看书,都是以理解为主,对考试的练习,尤其是刷题,是不够的,相比于在校学生,更是相去甚远。且这个症结并非他今年才发现,而是第三四次考试时,就明白了的。

既然明白问题所在,为何没有解决问题?梁实笑了笑,说就好比每个人都懂得很多道理,但落到实处的时候,就不一定能做到。他每年会在9月左右,学生开始上课后开始复习,彼时,会觉得距离考试时间还长,没那么紧迫。到了临近考试,即便开始练习,刷题量也不够了,“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对于考试,他觉得自己没有特别偏科或者特别擅长的科目,唯一困难的,是英语听力,由于没有练习环境,他对听力完全没底。此外,自第26次高考开始,他便改为考文科,不像是理科综合的大量计算题,不会就是不会,文科综合即使不懂,但也不至于空着。2022年考试前,他预计文科综合可以考到240分,最终成绩为171分。他说,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考试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帮助。

梁实告诉记者,他今年相较以往有所改变。在看书的同时,也会尽量多写一点。在见到梁实时,记者看到他的草稿纸上,已经有密密麻麻不少的字了,不过书本下的试卷,大部分仍是空白。

一直以来,梁实都觉得高考是对于知识的考查,对应试技巧完全没有想过。在记者的提醒下,他挠了挠头皮,有些低沉地说道“这个问题也是哦”。

梁实的复习资料

“理想主义者”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网友对高考的关注也与日俱增。

有网友提出了疑问,梁实这样的高考钉子户,年复一年考试,是否会抢占应届生的高考资源呢?

对此,梁实直言,高考是公平竞争的考试,只要他符合报名的条件,就证明他也是一名合格的考生,不存在谁抢谁的资源这种说法。他名落孙山,只能说明他技不如人,不是谁抢了他的资源,他也没有抢别人的资源。只是相对于青年考生而言,他没有就业的需求,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也正因如此,如果他考上了大学,只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必考虑其他因素。

甚至而言,梁实觉得自己对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算是一个反面教材。“还是少壮要努力才行。”梁实说,网友的质疑其实还有不少,包括网友提到的他曾经是成功的商人,但他认为自己只是赶上了时代和机遇,如果换到如今,他可能就完全没有当初的成就了。对于成为网络名人,他也只是说“红不红不影响我一日三餐”。

梁实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名考生,也是一个普通人。每当路过大学,他总会不自觉看向自己向往的校园,一次次失败,他也并没有一蹶不振,“希望总是在后面”。

因为明年高考政策有所变化,他认为自己可能不再适应,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能在这“最后一次高考”完成自己的梦想,他认为今年自己一定能上川大,最低也是重点本科,“这次不一样,心头有底”

“如果今年考上了,要狠狠地睡个懒觉,还要开个大party庆祝,也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梁实说,他想为自己的高考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图片由极目新闻记者谢茂摄)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