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十堰郧西:端午民俗展现传统魅力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1日14:06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邹景根 陈国东

“取一片粽叶,将其对折成一个漏斗状,底部要折得紧密平整……”6月9日,在湖北十堰郧西县观音镇龙桥村的农户小院里,村民们欢聚一堂,为迎接端午佳节准备需要的食材,空气中弥漫着粽叶和糯米的香气,为传统节日增添浓厚的氛围。

“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村民刘文芳正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孩子讲起端午节的由来。郧西人包粽子分甜、咸两种口味,两竹的粽子形状是立体四面四角形,用糯米搭配腊肉丁、蜜枣等佐料,包好后小火慢煮两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

粽子香糯,雄黄驱邪。“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端午节那天,家家都喝雄黄酒。”年近七旬的汪奶奶说。等到端午节给孩子的鼻梁、眼角、脖子、耳朵,都涂上雄黄酒中的雄黄粉,希望一年里健健康康、无病无灾。顽皮的小孩,已经迫不及待涂抹上着雄黄,一个个像戏台上的“小丑”,这一年一回的“化妆”让小朋友感到很新奇。

“那里的艾蒿每一年都长得很茂盛,等到端午节当天,我就去割些回来,插在门头。”汪奶奶指着屋后的山坡说,挂艾蒿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一定要趁着露水未干,把艾蒿采回家,这样的艾蒿散发出的香气最浓烈,驱虫避毒的效果也最佳。

包粽子、点雄黄、挂艾蒿……端午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沿用这些习俗,纪念古代先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郧西人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也赋予这个节日新的意义。

在郧西县老北街绿色低碳文化街区,热腾腾的“端午花馍”刚刚出锅,精致小巧的“粽子”,圆滚滚的“福包”,为端午节的到来,增添了一份新意。“端午节又逢高考季,吃个粽子花馍,寓意一举高‘粽’!”乞巧花馍第四代传承人卢芸表示,花馍不仅是一种美食,而且是特殊节日里情感的寄托。

花馍增新意,香包添新姿。已经扎香包二十多年的易奶奶,今年也给香包换上了新的模样,迷你龙舟、幼龙玩偶等香包深受孩子们喜爱。“今年是龙年,具有‘龙’样儿的香包,既健康又吉祥。”易奶奶说,端午节戴香包,既能祈福,又能祛除五虫。

煮端午蛋、熬五味、炸馓子……丰富多样的端午节民俗,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渐增多,节日的氛围也随着人们日益美好的生活而变得浓烈。在端午节期间,郧西县还开展了包粽子大赛、端午民俗文化展等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与观赏,促进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