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自己淋过雨,便想为别人撑把伞 他是学弟学妹的五星级“朋辈导师”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3日07:28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柯善焜校园留影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史凡 陈颖歌 崔琳 实习生 许悦 方奕澜

湖北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柯善焜的微信名叫“心里只有学习”。他刚刚获评“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马上他就要到东南大学读研了。

“我理解的学习,不仅是学专业知识,还要学技能、思维方式、文化……小到尝试新事物、锻炼学习技能,大到为人处世、社交能力,社会上的人和事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6月12日,这位在大学新生报到时才第一次走出家乡的男生说。

十年寒窗走出大山

柯善焜是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雷家店镇人。他曾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

他的求学之路殊为不易。上小学前2年,家住半山腰的他,每天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去学校。之后,他开始住校,从小学到雷店镇初中再到英山县第一中学。“家里条件不好,我上高中是免学费的。高一的时候,我爸爸生病了,学校协助我申请了顺丰公益基金会的资助,我才有了生活费。不够的部分,我就利用假期采茶、卖茶去凑。”柯善焜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学习时间有限,柯善焜就逼着自己提高效率。高中三年,他的成绩不断提升。高三下学期,因为疫情,他只能在家上网课。没有电脑,他就用妈妈的旧手机听课。后来,一位好心的亲戚给他送来一台旧电脑,他激动得一晚没睡。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柯善焜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填志愿是我自己翻《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和上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选的,家里人根本就不了解这些。”他说。

五星级“朋辈导师”

刚上大学时,柯善焜非常不习惯。很多同学入校时就有电脑基础,而他甚至连键盘都不太会用,完成日常作业都有困难;他读书一直靠苦学,人文素养的不足此时开始显露;他想寻找努力方向,参加了很多社团,却无法兼顾学业和活动……

柯善焜一度想要退学。他向辅导员倾诉痛苦,得知可以向高年级的“朋辈导师”求助。“学长们为我打开了新世界,原来我碰到的问题,他们也都遇到过。后来,我一有困难就会咨询‘朋辈导师’。”柯善焜说。就这样,他渐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大二时主动报名加入班导师的实验室做科研,不断参加数学、数模大赛等。

为了平衡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柯善焜总结出了“分时复用法”。“具体来说,就是把时间分块,任务也分块,保证在每一小块时间里专心干好一部分任务。比如,期末考试前一个月,我会集中复习专业课,其他时间段则专注于竞赛和科研。”他说。用上这个办法后,他大部分课程的分数提升到了90分以上,能用来读书的时间也多了。大三时,他的图书借阅量达到112册,是全校本科生中最多的。

自己淋过雨,便想为别人撑把伞。上大学后,几乎每个寒暑假,柯善焜都会做志愿服务,累积时长达360多个小时。他还是学校的五星级“朋辈导师”,帮助过180多名学弟学妹。“他们的困惑我大多遇到过。我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应对策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他说。让他骄傲的是,他的“分时复用法”很受大家欢迎。

去年秋天,柯善焜收到东南大学的保研待录取通知。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电话那头,妈妈高兴得哭了。“没有国家、学校、师友的帮助,我不可能走到今天。今后,除了在学业上继续努力,我还要多读书、多做志愿服务,尽力帮助更多人。”柯善焜说。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