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57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创意“吸睛”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4日07:07 来源: 湖北日报

6月13日,襄阳全民体育中心内,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创新工作坊的同学们在手工制作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头戴VR眼镜,手持电子手柄,点击开始后,仿佛置身一间博物馆中,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近在眼前……6月13日,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天津大学北洋数字艺术工作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体验了一把科技与艺术的魅力。

当天,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在位于襄阳市东津新区的全民体育运动中心开幕,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57个艺术实践工作坊和286件艺术作品集中亮相,科技范儿和创造力十足,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打卡。

铁锈花、白剔花、白地刻花、黑釉剔花……是磁州窑特有的装饰技法。在河北科技大学“千年窑火”陶艺文创工作坊,该校艺术学院教师段建坤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将一张磁州窑图片进行识别,增加关键词后,几秒钟时间就能生成20余种不同花纹、罐型的磁州窑设计图。

段建坤介绍,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审美发生变化,对磁州窑的图样、造型、装饰等有了更多新的期待。

拉坯、修坯、上化妆土、剔刻或绘制、上透明釉……传统的磁州窑烧制过程需要十多天时间。若顾客对产品图样和花纹的要求表达不清晰,试错成本非常高。一些传统手艺人在概念设计方面比较受局限,很难满足顾客“私人订制”的需求。

将大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和传统技艺进行有机融合。“我们从上万份样图中分析、整合、提取磁州窑的文化特色,形成陶瓷传统纹样数据集。”该校艺术学院教师李琳琳说,学生们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视觉与声学等技术,生成的图像作品具有逼真的效果和精致的绘画风格,大大提升设计的效率和精准度,让千年磁州窑活出“年轻态”。

女性怀孕后,有时会出现水肿问题。为此,上海交通大学“有温度的医疗机器人设计实践工作坊”设计了一款针对孕妇妊娠期水肿评估与数字化疗法的体感游戏。孕妇佩戴专业的腕环、踝环来监测肢体水肿程度,进而引导其进入适配的岛屿关卡,通过抬腿、摆手等完成相应任务进行闯关,达到个性化缓解水肿与日常锻炼的效果。游戏还配有双人模式,支持伴侣加入,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为孕妇提供更多陪伴。

在湖北文理学院的“襄船”木艺传承与创新艺术实践工作坊,“襄船”、木牛流马等木艺作品引得众多高校学子驻足观看。该实践工作坊负责人柴晶介绍,“襄船”以古今交融为设计理念,不仅重现了古代战船“走舸”的风采,还巧妙地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木艺,展现了三国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悠悠千年,熠熠华服;衣袂飘扬,霓裳曳荡。湖北理工学院的霓裳映像——汉服数字化及复原工作坊的师生通过汉服数字化复原,向游客展示传统服饰,并提供汉服文化讲解和现场穿戴体验服务。

怀化学院的文化深耕数艺赋能,艺科跨界融创设计工作坊展示了蜡染元素传统手工技艺作品以及苗绣、锡绣、侗绣等艺术品。游客张汝欣和朋友手拿这些作品拍照,很快就能生成AI形象的艺术照。

据介绍,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分为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校园、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美丽乡村等四个部分。作为学生艺术创意理念转化和表达的互动平台,工作坊或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或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或有现代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装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美,还有很强的实用性。大学生们将艺术、科技、生活和美丽乡村相融合,将艺术成果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勇担时代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