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专访北大教授赵冬梅—— 爱苏东坡,就应该像他一样过得光彩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5日08:19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实习生 陈静怡 通讯员 余嫚雪 谢宁

近千年来,人们都爱苏东坡。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宋朝文化的关注和推崇,苏东坡再次成为网络中的宠儿。尤其是做传统文化推广的视频博主,几乎都不可能绕开苏东坡。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就是研究宋朝文化和苏东坡的学术红人。她在B站爆火,受到网友喜爱。近日,赵冬梅教授做客长江讲坛,为读者精解《东坡过岭——命定与选择》。讲座结束后,赵冬梅教授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专访。

在经历生死考验后成为苏东坡

问:能谈谈苏轼在湖北黄州的经历对苏轼的影响吗?

赵冬梅:我觉得苏轼的转变在御史台狱中就发生了,乌台诗案案发的时候,是苏轼的生死时刻。原本他青云直上,也许有些小的波折,但问题不太大,他在狱中经历了生死,当他死里逃生来到黄州时,他变成了一个受到处分的人,薪水也变得很低了,他要怎样调适?原本一腔热血都是向外的,要去治国平天下的,要去帮助皇帝成为一个好皇帝,到了黄州之后,这些都不需要他去做了,朝廷只需要他老老实实地做个人、做个被管束的老实人。苏轼首先就面临生计的问题,在黄州东坡开辟一块地,也是为了生计。苏轼做了诸多调适后,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苏轼,就定住了。这中间肯定有一个过程。

社交达人苏东坡拥有一腔热忱

问:您在讲座中提到,苏轼被贬到岭南之后,诸多官员都与他交往。官员们对他是否有一种粉丝追偶像的感受?苏轼人际关系这么好,用今天的话说,可以说他是个社交达人吗?

赵冬梅:我觉得用“社牛”这个词来形容他,太贬低他了。苏轼是一个爱人之人,他都被贬了,还在想老百姓的地要怎样种好,他还在想用功的年轻官员应该得到提拔。他一直爱国家、爱人民、爱朋友、爱妻子、爱同事,他充满爱,又如此可爱如此丰富,他弹琴、造墨、会书法、写文章、写诗词,在那个时代一个文人应当具有的美德和不一定具有的美德集结于他的一身,并且他所有都做到了第一名。这样的人别人甚至都不会妒忌他,而是喜欢他,且他又是那样的与人为善。我认为苏轼是中华民族的古人当中最美人格的典范,没有谁比他更美好。

人们纪念古代历史名人时,常常会出现争议,各地方会争抢资源,但今天各地都在纪念苏轼,打苏轼文旅牌的这些地方,彼此之间关系却很融洽,他们有爱苏轼的城市联盟,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前两天,惠州举办了一个东坡粉丝节,惠州、眉州、定州、湖州这些地方的人们都有同样的热忱。

林语堂是第一个用现代的语言写书推广苏轼的人

问:如果要看苏东坡的相关研究书籍,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怎么样?

赵冬梅:我感觉Diss(此处为“怼”的意思)林语堂特别危险,我曾当着一个朋友的面表达了对林语堂那本《苏东坡传》的批评,然后我感觉我们的友谊似乎出现了裂痕(笑)。

我是这样评价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的:第一,林语堂是第一个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范式写作《苏东坡传》的人,换句话说,它(《苏东坡传》)是向更广阔的现代的世界包括西方世界介绍苏轼、推广苏轼、表彰苏轼的一本书,所以这本书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动摇的。此外,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塑造的、表述的“The gay genius”(快乐的天才)的形象也毫无疑问是对的、是影响巨大的。对现代人来讲,除了东坡肉以外,“快乐的天才”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东坡image(东坡意象)。现代人的东坡意象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林语堂。

在此之外,我有一些小小的微词(笑),林语堂不是一个学历史的人,写作《苏东坡传》的时候,他所属的时代关于宋代历史的研究还没怎么展开。他以一己之力去读书,已经是大天才了,但是任何一个人的知识都有限,所以他的这本《苏东坡传》里的知识性错误,我仍然要说是非常之多。我不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作为我的大力推荐,我比较大力推荐的是王水照、朱刚先生写的《苏轼评传》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老师的《苏轼十讲》,以及如果我将来写出来我的苏轼传。

学习苏轼真正地爱自己

问:现在人们很容易“内耗”,苏轼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用来防止内耗的方法?

赵冬梅:向内看就行了,向自己看,爱自己。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真正地学会爱自己,心疼自己、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视自己心性的发育,从我出发,再重新去调整我和世界的关系,你就会发现,很多压力根本毫无意义。

我有一个原则,当我特别忙的时候,每周也会抽出一天的时间给自己,我喝茶,我安安静静地看小说、读诗,非功利性的阅读,以及跑步。我现在要求自己每周2到3次把自己跑到累,跑到累和我们生活之中忙到累不是一个概念,要锻炼、要出汗、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就像养花的时候把枯掉的花放进醒花桶里深水醒花的感觉。我觉得当我累得半死的时候有一天属于自己,那个感觉就是我又活过来了。

像爱苏东坡一样去爱生活

问:人们一直喜爱苏轼的作品,为什么在当下苏东坡也很“热”?

赵冬梅:人们喜欢苏轼近千年,从南宋以后,爱苏轼的人就在做“寿苏会”,“寿苏会”已经有近千年的传统。

在过去的差不多二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富裕了,物质水平提高了,新一代的孩子出生后,这种在和平富裕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他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看历史的时候,就没有那种委屈了,这一代人看历史的时候就看到了“宋”,他们不嫌“宋”小了,而是看见了“宋”的文明程度之高。

生活在宋代的苏轼,虽然一直被贬谪,但他没有死,所以他仍然可以是温柔的。他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可是他身上一点戾气都没有,但他又不是那种随波逐流的“无戾气”,他仍然是一个保持了独立思考的、有自己见识的苏东坡。

爱苏东坡,就应该像他一样应对我们本来就平庸的生活,这个“庸”没有贬义。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过自己的日子,但是普通人也不必过暗淡的生活,普通人也可以过得非常光彩。这让我想起,我上次去眉山的时候,三苏祠的副馆长接待我。其实他接待我算是行政事务,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可是他带了一个他自己的、特别精致的、藤编的、涂了漆的茶篮去喝茶,从而让我们这次公事变得温暖。我当时就想,这位馆长不愧是苏东坡老家的人啊。

【责任编辑:贾方】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