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生活中的大忌是“空转” 鲁奖作家潘向黎的“解压慢生活”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5日08: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黄雪菁

简约慢生活成为许多人内心的向往。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江南才女作家潘向黎推出全新散文集《清香的日常》,以东方美学为精神内核,为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慢度日常的新中式生活美学指南。

近日,潘向黎携新书接受全国媒体群访。她说,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壮烈、探险、猎奇,或者很激烈、浪漫的内容和追求,它是很日常化的,是一种涓涓细流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日常的喜悦之情,落点在“简约慢生活”, “这个选题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提出来的,收录了我关于茶、诗词、旅行的散文随笔。”

喝茶、读诗词、旅行,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潘向黎的父亲是中文系的教授,虽然研究的是现当代文学,但他的古典文学功底也不错。“我会听到我爸爸在各种场合、各种时间,谈论他对古诗词的看法,或者听到他在客厅里面踱步走来走去,随口背诵一些诗词。有时候他会跟我聊,你不觉得这首诗很妙吗?或者说,你不觉得他(同一个诗人)的这首诗没有那首写得好吗?”潘向黎回忆,从小家里人像是谈论天气一样自然地谈论着杜甫、白居易,她自然而然地接触和喜欢上了古诗词。生活中稍微有空,就会拿起古诗词的书翻看,没有目的性地读,就像是累了找本书休息一下,“《清香的日常》里收录的每一篇随笔都标明日期,跨度长达二十多年,我自己的身份、工作都在变化,比如从媒体人到作家,从女孩到母亲,但喝茶、读诗词、旅行这三样习惯是没有变的。”

喝茶、读诗词、旅行都是让潘向黎放松的方式。比如,谈到旅行,她说,旅行可以打破长期做文字工作的“我执”,认识天地之大,认识人的渺小。在饮茶上,作家潘向黎提倡“茶,清饮为上”,添加了太多反而失去了茶的清香。她认为,茶是茶,饮是饮,添加了太多就是饮料了。

传统离我们很近,有时候只是一杯茶的距离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到书中内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相联结时,潘向黎提到她关注到年轻人中掀起一股“古风热”。她说,生活中常会看到穿汉服的年轻人,“他们连发型、头饰都完全是古风的”,还看到在短视频平台上拍的各种古风视频,包括大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

在潘向黎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她认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一定是一个好的倾向,同时她也鼓励大家在跟随潮流的基础上,多一些自己的思考,“不要只穿一下汉服,拍点照片,过一下节日,还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一下传统。”她希望《清香的日常》这本书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不要觉得传统很遥远,恰恰相反,传统离我们很近,它与我们血脉相融,有时候甚至就是一杯茶的距离,我们完全能够,并且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日常中实践它。

心理上的“空转”是最不好的

潘向黎的写作坚持对“美”的追求。她希望这本富有“美”的小书能够为当下的年轻人划出一片精神放松的小公园。

被记者问到如何慢下来生活时,潘向黎说,她非常理解当下的年轻人。“只要减少一些工作量,生活节奏明显的慢下来,带来的舒适感,包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难道会有人不明白吗?大家之所以慢不下来,也是迫不得已的吧。如果可以,大家都会选择慢下来的。”但她倒不觉得慢生活就是回归传统,回归古风,毕竟年轻人的生活和观念是多元的。

“现在的年轻人挺不容易的,如果非要我试图给他们提点建议的话,那我就说,如果卷不动了,就不卷了。”她说,“现在人心理上的大忌就是‘空转’,明明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你还想继续再进一步,但各种各样的阻挠等着你,可能是情绪的,也可能是身体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停下来,慢慢回到放松的慢生活状态,好好吃饭,好好喝茶,好好散步,好好看天,好好睡觉。慢慢过一段时间以后,甚至几天,就会有一种空的感觉,是一种空明之感,让你再次抬头看向天的时候,天就变得更宽广;路过一小池水,也会变得辽阔起来。”这是她分享的放松的办法,她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种平静的、舒缓的方式,让心灵和大脑都能做一下柔软的体操,引导自己真正回归生活。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